第3章 师父、徒弟、徒孙(1 / 2)

孙寻正在愣神的时候,老道醒了。

见孙寻在一边发呆便问道:

“寻儿,在想什么?”

孙寻听见老道的问话忙回头答道:

“没什么,咱们出来三年了,有点想爷爷了。”

老道听完也陷入了沉思。

想起了他们出发前孙泽民牵挂的目光。老道不禁笑了。

孙泽民对老道太了解了。老道不但医术精湛。而且身上所学颇杂。

老道对孙寻的教育他并不担心。可还是对两人四处游历有所牵挂。便在老道二人临行前问道:

“老道,你们此次出行不知何时归呀?”

老道笑着说:

“三年以上吧!”

老道见老友皱眉不语。便对旁边的孙寻说道:

“寻儿,你先去检查一下毛驴什么的都准备好了没有。我跟你爷爷说几句话。”

老道又沉默了片刻,看着孙泽民。傲然说道:

“我教了寻儿7年。就像是锻造一把刀!现在刀胚已经锻打好了。这次出去游历一是给这把刀开锋。二是为这把刀找个刀鞘。我要让这把刀没出鞘时与世无争,一旦出鞘必技惊天下!你说三年时间长吗?”

孙泽民此时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老道心中有恨。自己也有。可如果就这样把孙子也卷进去,这值当吗?

可又想到,当前的乱世是你不想卷进去就不卷进去了吗?想到此处也没再劝。便对老道说:

“倒是你路上要多注意身体。”

说完两人便一起出了门。

老道知道自己的身体马上不行了。有些话是时候对孙寻讲了。

“寻儿,你父母不是什么所谓的卖国贼!他们是英雄!你记着两个名字。

等你自己有自保能力的时候,再去探寻真相。一个是博陵崔氏崔光宗,一个是李凌志。”

老道说完又追问了一句

“都记清楚了吗?”

孙寻重重点了点头。他知道老道什么意思。一个是让自己别轻举妄动,二是别把名字忘掉。

孙艮山夫妇的死在孙寻心里是一根刺。

孙寻自小在鹿鸣湾长大。孙艮山夫妇在鹿鸣湾是禁忌,很少有人提及。他十二岁那年在洛阳城,参加县学组织的策论会上。碰到一个官宦子弟。

孙寻跟他争辩大运河对朝廷的意义。那时孙寻已跟随老道已经学习多年。他哪里是孙寻的对手。

最后急眼了,骂道:

“你一个卖国贼的儿子,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大放厥词!如果不是你父母畏罪自杀,你们全家现在应该在大狱里!”

孙寻一听就红了眼。二话不说抡起拳头就干过去了。

周围的人赶快把两人分开。县学的教谕将两人各自训斥了一顿。之后就不了了之了。

孙寻回去后就去找爷爷跟老道问个究竟。两位老人相顾无言,最后还是老道说:

“你的父母绝不是卖国贼!里面的事情很复杂。不过有些事已经有了线索。但需要一些东西去佐证。有些佐证还需要你亲自去找,不过要等你十八岁以后才能让你去找。”

老道见孙寻低头沉思,又道:

“你马上十八岁了,我送你一个字。承宗。孙寻、孙承宗!我考考你,知道你名字跟字的意思吗?”

孙寻沉思片刻道:

“寻通巽,您当年帮我算过。我五行火不旺。是想将火借风势补足。云从龙,风从虎。我生肖属虎,您想让我借风势走的更远。我家老祖孙初阳,学医大成后回到洛阳。靠一条不是家规的家规,让鹿鸣湾有了今天的基业。师公是想让我不要忘本,把老祖的家规给传承下去。故赐字承宗。”

老道听后笑着点点头。他对这个徒孙太满意了。

甚至比他父亲更有灵性。性格中多了他母亲的隐忍。这孩子有孝心还善解人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