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朱元璋的守灵军23(2 / 2)

“罪民丁志标……”

“罪民舒九成……”

随着士兵一个接一个许下誓言,朱元璋神主牌左右两侧,排起了一个长长的横队。

他们挺起了胸膛,眼中不再彷徨,心中不再有畏惧。

因为他们知道,即便生命只剩下半天,他们亦可以带着护国英雄的荣耀,傲然战死沙场。

方以智站在一侧,也被这种悲壮的气氛感染,不禁热泪盈眶。

自大明立国以来,朝廷对百姓造反向来较为宽容,主张严惩主犯,宽待从犯。

在天启朝以前,经常出现剿灭农民军之后,只杀几个首领,其余全部释放的奇怪场面。

究其原因,是朝野均有同情底层百姓的思潮。

当然,这种思潮随着崇祯年间造反愈演愈烈,造成的破坏越来越大,而渐渐消散。可毕竟是有过的。

方以智同情受苦受难的百姓,也同情被裹挟造反的顺兵。他主张明正典刑,只因之前这些人顽固不化,他觉得无可救药罢了。

如今看来,这些俘虏并不是坏人,而是铁骨铮铮的好汉。

而他们向太祖效忠,而不是向太子本人效忠,又巧妙地回避了“不孝”的问题。

这是太祖原谅了匪首,而不是太子。既然张阿三等人继承太祖遗志,成了太祖麾下的守灵军,太子当然可以赦免他们的过错。

当然,谁都知道这是掩耳盗铃,可有了新的说法,就有了辩经的余地。

有了辩经的余地,不孝之罪就不是板上钉钉了。

很快,全场只剩下程虎一人。

程虎抬头看了看四周,忽然直勾勾地盯着朱慈烺,问道:“胡虏当前,国难当头,我程虎乃一介武夫,不敢不上阵杀敌。只是敢问殿下,若有朝一日,咱们赶走了鞑虏,闯王……该如何自处?”

“若他像你们一样,愿意向太祖忏悔,愿意驱逐鞑虏,本宫可以宽恕他的罪过。”

朱慈烺看着陕西的方向,心中长叹一声,默默念道:“你没有杀我,我也可以不杀你。”

程虎再次确认:“殿下说到做到。”

“君无戏言。”

“好,我信你!”

程虎大步走到灵位前,郑重地磕了九个响头,立下效忠誓言。

“太祖皇帝在上,我程虎愿抛弃前嫌旧怨,以身许国。从今往后,我将誓死驱逐胡虏,复我辽土,马革裹尸,虽死不悔。若有违此誓,人神共弃,天地不容。”

说完,他猛然起身,向朱慈烺行以军礼:“殿下,请给我们一人一把刀,我们这就出城杀敌。”

“不急,”朱慈烺挥挥手,让左右给新同袍解开镣铐,“你们都是军官,可不是送死的炮灰。其他人去挑选武器装备,掌旅以上,随本宫上城楼。”

-----------------

几个军官本以为立誓之后,马上便要充当敢死队出城,都做好了战死饶阳的准备。

哪知,非但不用马上送死,还被允许参加军议,有点受宠若惊。

一般来说,唯有重要将领,或者主帅的心腹幕僚,才有资格参加战前军议,才有资格制定作战方案。

他们寸功未立,哪能配得上这份礼遇呢?

一刻钟后,他们跟着主帅回到障镇楼,只见城下乌压压一大片,果然是满洲骑兵来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