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考校(1 / 2)

“阿祖,你身为江夏太守,难以长驻襄阳,然乱世之中,可用之兵不能少,故而我命珽儿为兵曹从事,掌握兵权。不过他年纪尚轻,需要你多加指导。”

刘表一边抚须,一边把召来黄祖的原因说了出来。

虽然一句没提蔡蒯两家,可黄祖心知肚明这新兵就是为了抗衡这两家的。

他正身表明态度:“祖敢不效死!”

听了黄祖的回答,刘表笑吟吟地看向了刘珽。

他知道刘珽在高平老家训练过宗族部曲,也与贼寇交战过,有些军事经验。

但是,毕竟是要把重要的兵权交给他,还是要考校一下,之后有问题的话,就让黄祖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指点。

而且说句不那么谦虚的话,刘表先前作为北军中候,掌监的北军五校本就是天下精锐,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并且先前他还被孙坚围过,虽然是守城战,但四舍五入之下,就是和孙坚这种汉末猛人交过手,肯定有资格指导刘珽了。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刘表曾为北军中候,所以也看过不少军事书籍,“带兵之前,需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阿珽,你打算怎么掌控兵马,训练新卒?”

刘珽闻言,抬了抬眼皮,并不觉得难,相反他早就有答案了。

后世的他,出生在南方,因工作原因,他研究过在自己家乡剿灭过倭寇的戚继光,故而,《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他都是有所深入了解的。

如果真要细致的问,他可以直接把兵书全背下来,这俩本书完全可以说是带兵指南,照着书上做就七七八八了。

但刘表大概意思就只是问方略,刘珽也就捡了几处要点说,表示自己不是毫无头绪。

“明法令,编什伍,练军阵,足辎重。”

“哦?”刘表一边抚须,一边示意刘珽继续说下去。

黄祖则是默然,安静听着。

刘珽在来到汉末后,也学了一些《尉缭子》、《吴子》等当世有的兵法。

因为刘珽当下需要的是安稳获得兵权,不是为了装杯,没必要用后世的兵法一鸣惊人,横生波折。

万一俩人达不到那些后世名将的水准,体会不到精妙之处,开始怀疑自己的军事水平,那不就坏菜了吗。

为了求稳,就用当世有的兵法来阐释。

刘珽先用吴子里的话来解释自己第一个说的明法令:“吴子曰:若法令不阴,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

“为了能在作战时如臂使指,就要一开始严格按照军令治理军队,严肃军纪,如果这一点做不好,就不要谈更后面的编队分什伍,教授金鼓旗帜和学习阵战了。”

见刘珽对法令军纪有这样的了解,刘表深以为然,黄祖也暗自点头。

刘表自己没有太深入基层练过兵,因此询问浅尝辄止,并未具体问刘珽如何明法令,而是直接到了下个环节。

“教战之令,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厮养,智者为谋主……一鼓整兵,二鼓习陈,三鼓趋食,四鼓严办,五鼓就行。闻鼓声合,然后举旗。”

“圆而方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左而右之,前而后之,分而合之,结而解之。”

刘珽再次用吴子的内容回答,刘表表现得很满意。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的军事水平也就停留在战略指挥上,细节的以往没涉及过,于是将探询的目光投向了黄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