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三宝太监-郑和53(1 / 2)

【这九个太监好坏参半,但这排名第一的却是千古宦官之典范,他是明朝着名的航海家、外交家,也是杰出的军事家。】</p>

此时天幕之上,一艘庞大的铁甲舰航行在大海之上,而几行大字缓缓出现于船身上方-郑和号训练舰。</p>

【“郑和”号训练舰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远洋航海训练舰,舷号81。</p>

由上海求新造船厂建造完毕正式下水服役,结束了中国海军院校租用商船、渔船保障学员航海实习的历史。</p>

划归大连舰艇学院管辖,这是海军院校建造的第一艘远洋航海训练舰,被誉为“军校第一舰”。</p>

自服役以来,“郑和”舰圆满完成了学员实习、军事训练、出国访问等各项重大任务200余次,在大洋深处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p>

“郑和”舰先后被海军授予基层建设标兵单位、管理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大连市评为见义勇为先进集体,并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p>

天幕之下的古人们十分纳闷,这太监怎么能和后世的航海扯上关系的。</p>

郑和呆呆地看着天幕,有种难言的豪情在心中翻涌,多希望能站在那庞大、巍峨的铁甲战船之上劈荆斩浪。</p>

【这排名第一的太监就是‘三宝太监’-郑和。</p>

洪武十七年,傅友德、蓝玉班师南京,郑和随军至南京,入宫服役。洪武十八年,傅友德、蓝玉又奉调镇守北平府,而郑和再次随军前往,并被调入燕王府邸中服役。</p>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因郑和在郑村坝之战中立功,被朱棣赐姓“郑”。</p>

建文四年靖难之役以朱棣的胜利告终,十一月二十四日郑和以太监身份,受命祭祀朱棣的乳母冯氏。】</p>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朱棣命正使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p>

郑和船队从苏州刘家河泛海到福建,再由福建五虎门杨帆,先到占城,期间张辅讨平安南。</p>

此后,郑和向爪哇方向航行。</p>

船队到达爪哇时,正值时西爪哇与东爪哇内战,西爪哇灭东爪哇。</p>

郑和船队的部族登陆进行贸易,被误认为东王的军队,有170人被杀害。郑和保持冷静,没有贸然兴兵报复,此事得以和平解决。</p>

郑和船队后到过苏门答腊、满刺加、锡兰、古里等国家。</p>

在航行的终点古里,郑和赐其王国王诰命银印,并起建碑亭,树立石碑,碑文称古里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p>

郑和此行还经过三佛齐旧港,时旧港广东侨领施进卿来报,海盗陈祖义凶横。</p>

郑和派人对陈祖义加以劝谕,陈祖义诈降,阴谋袭击郑和船队,被郑和识破,兴兵剿灭贼党五千多人,烧贼船十艘,俘获贼船七艘,生擒海盗陈祖义等三贼首。</p>

永乐五年九月二日,郑和率船队回国,将陈祖义等献上,陈祖义等被问斩。</p>

施进卿被封为旧港宣慰使,旧港擒贼有功将士获赏。</p>

永乐五年,郑和在回国后不久开始第二次下西洋。</p>

此次主要访问了占城、爪哇、暹罗、满剌加、南巫里、加异勒、锡兰、柯枝、古里等国,永乐七年回国。</p>

这次航行过程中,郑和专程到锡兰,对锡兰山佛寺进行布施,并立碑为文,以垂永久。</p>

碑文有汉文、泰米尔文及波斯文三种,三种文字的碑文分别针对佛陀、毗湿奴和真主表示敬意。</p>

其中汉文记有“谨以金银织金、纺丝宝幡、香炉花瓶、表里灯烛等物,布施佛寺以充供养,惟世尊鉴之”等语。</p>

此碑于1911年在斯里兰卡被发现,现保存于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中。</p>

永乐七年九月,郑和第三次率船队从太仓刘家港启航,费信、马欢等人一同前往,到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p> 航行中,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负固不恭,谋害舟师”,郑和发觉,率船队离开锡兰山前往他国。</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