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王朝三百年(二)83(1 / 2)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天下农民活不下去的时候,王朝也走到尽头……</p>

在几千年的历史里商业税从来没有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有明一代白银几乎取代了铜钱,但本土白银产量有限,大量白银被走私商人掌控,导致政府对财政的控制减弱。</p>

呵呵,海禁、海禁,禁了朝廷财源,但让官商勾结的走私富得流油。】</p>

【事实上,在封建王朝,土地税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是国家稳定的根本,征收粮食是古代维持王朝运转的关键。</p>

中央集权的最大优势是能够一户一户地把土地税收上来,但是那是在王朝创立之初。</p>

现在过了一百年,村子里有两户人家还有耕地,能正常缴税;有七户人家是佃农了,他们怎么去缴税?</p>

他们只是打工,已经没有土地了,而那时都是按土地来收税的。</p>

但是,老王的后代考取了功名,不用去缴税或者可以少缴税。</p>

继续点名朱元璋先生,本来你给家境贫寒读书人的免税政策,直接成了天下官员的特权。</p>

过低的俸禄和无限制的特权,直接造就了明朝成为历朝历代贪腐最严重的朝代。】</p>

朱元璋一脑门黑线:‘为何总拿他大明说事,这都没完了是吧。’</p>

这么多期直播他也算是明白了,就算杀再多人也只能震慑一时,当皇权旁落时,一切都烟消云散。</p>

秦凌雪也不想总是扎老朱的心,大明官员实在让人一言难尽。</p>

【咳咳,我们继续哈。</p>

王家不仅有人在当地做官,还有人在朝廷做官,王家开赌坊、开药局……总之,没人惹得起。</p>

地方官一看王家不缴税,所在的村子就两户人家缴税,太少了说不过去,于是原来是十税一,现在是十税五。</p>

两户人家跳脚骂街,但也没有其他办法,只能接受。</p>

王朝初期,朝廷一年可以收两千万两的税,过了一百年,人口越来越多,官员越来越多,要干的活也越来越多,每年却只能收一千万两的税了。</p>

五十年前,国库充盈,几乎堆不下了,现在每年都入不敷出。</p>

而皇帝的亲兄弟某某王深得父皇喜爱,和皇帝也私交甚好,居然在一年内霸占了七万亩地,占了全国百分之三的耕地!</p>

这百分之三的耕地是彻彻底底收不上来税的,这个时候徭役也没人干了,十户人的村子有两户人可以出公差,因为大户人家都可以免徭役,基础建设都搞不下去了。</p>

基础建设搞不下去,水灾、旱灾自然就来了,皇帝要赈灾,不仅没有银子,连多余的粮食也没有。</p>

怎么改?自己家的不能改,否则怎么去见列祖列宗!</p>

全国百分之十三的耕地收不上税,影响不了根本,因为还有百分之八十七呢。</p>

因此,要重新丈量土地,要改革税务体系。</p>

皇帝抬起头,突然心里一阵发慌。</p>

内阁首辅大学士家里有三千亩地,三个村子的人都是他们家的佃户;兵部尚书家里有两千亩地;礼部侍郎家里有一千亩地。</p>

再看看自己身边的红人赵公公,家里也有了一千亩地。</p>

于是,皇室尤其是各个亲王每天没事做,不缴税;</p>

官员形成利益集团,盘根错节,土地只嫌少不嫌多,要么不缴税,要么少缴税;</p>

功臣们要酬劳,前线将士们要封赏。</p>

皇帝发现,自己成了最孤独的人。怎么办,先从自己的兄弟下手?</p>

别傻了,你干掉自己的兄弟,内阁大臣难道就会被你感动,把自己的土地拿出来?</p>

动大臣的利益?大臣要出谋划策啊,动了一个,所有人都会警惕。</p> 动太监的利益?宫里的人都和你离心离德,只有太监和你最贴心,你怎么搞?</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