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国破从新朝北阙,官高依旧老东林92(2 / 2)

然而,当九亿两白银流入时,国家每年的征税却不到百分之零点三。</p>

那么,剩下的白银都去了哪里呢?</p>

他们是否贪污还有什么关系呢?</p>

无论怎么洗白东林党,都有一些不变的事实:</p>

无论朱由检多么糊涂,他都为朝廷竭尽全力,不近女色,穷得揭不开锅。</p>

而无论东林党多么正直,他们都依红偎翠,富甲一方。</p>

我们读历史时,不要去听历史人物说了什么,也无须去揣测他们想了什么,关键是要看他们做了什么。</p>

1644年,崇祯帝朱由检自缢殉国,这是他的悲剧,但他也终于得以解脱。</p>

这样的结果给中原王朝的终结画上了一个相对完美的句号。</p>

他优柔寡断也好,糊涂昏庸也好,但是这种负责任的态度、勇于承担后果的勇气已经可以完胜绝大多数人。</p>

明朝共延续了二百七十六年,期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p>

这就是明朝从收复燕云十六州、驱除鞑虏的朱元璋开始到以死殉国的朱由检结束的历史。</p>

这都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他们确实做到了。】</p>

永乐年间,再次听到这句对大明的评语,朱棣还是没来由的感到激动,虽然崇祯有些不争气,但也为大明保留下最后的风骨。</p>

【1644年,李自成攻下了京城。</p>

第二天,朱由检的尸骨还未寒冷,明朝的百官便已经穿戴整齐地走上了金銮殿。</p>

他们波澜不惊地认为新的打工生涯已经开始,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农民军的铁拳和夹棍。</p>

刘宗敏专门发明和制作了五千具夹棍来伺候他们。</p>

“木皆生棱用钉相连以夹人无不骨碎。凡拷夹百官……夹打炮烙备极惨毒不死不休。”</p>

在明朝崩溃的前夕,尽管朱由检苦苦哀求,但明朝富裕的百官捐款却尚不足二十万两白银。</p>

然而在农民军的拷掠之下,他们终于将深埋在地窖中的白银全部拿了出来。</p>

一毛不拔的周奎宁愿挨打也不出钱,被皮鞭抽得皮开肉绽,被夹棍伺候得几乎脑浆迸裂,哀嚎惨叫彻夜不休。</p>

最后他实在受不了折磨,将自己的窖藏白银全部交出,一共有三百万两之巨。</p>

一个月的时间,李自成在京城拿到了七千万两白银。撤离北京之时,运送财宝的车辆络绎不绝。】</p>

刚走出大殿的众人一个趔趄,不敢置信的看着天幕,打下天下后不都用他们文人治国?就算‘暴君’朱元璋开国后也没这么玩的啊?</p>

“哈哈哈!真是活该、活该!!!”朱由检仰天大笑,对于还没听过的‘李自成’反而有些敬佩,起码他做了自己不敢做的事。</p>

【数年之后,清朝并未忘记明朝是如何灭亡的。</p>

清朝平定江南后,江南税案便拉开了帷幕。</p>

其中的奏销案祸及乡绅士子多达一万三千五百多人。</p>

这些人有的被杀头,有的坐牢。</p>

最后清朝红了眼,牵连士绅也跟着遭殃,乡村社会的精英惨遭屠宰……</p>

才子金圣叹也因此牵连其中,财产充公,家属发配满洲。</p>

明朝的士绅们积蓄了几辈子的白银终究从地窖中被翻出来,用银车源源不断地送进了京城。</p>

很多人因为这些案件还丢掉了自己的性命。</p>

他们有无数次的机会可以避免这样的结局并改写明朝的历史,但都被他们冷漠地拒绝了。</p>

这个时候的清廷毫不手软,因为孤独殉国的崇祯时时刻刻都在提醒他们:今日你对他们手软,明日他们就送你走上黄泉路。</p>

不知道此时明朝的士绅们是否会想:就在几年前,曾有人真心地想守护这个王朝的安危。</p>

尽管他资质平平、先天不足,但他已经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努力。</p>

是谁冷漠地拒绝了他?是谁觉得自己和这个朝廷毫无关系?</p>

最终,唯有农民军的夹棍和清廷的屠刀教会了他们做人。】</p>

【一群欺软怕硬的废物,除了内斗啥都不行的败类,虽然不喜欢清朝,但对士绅的做法实在让人解气。</p>

今天故事会就到这里,老祖宗们明天见。】</p>

刚走出大殿的群臣尤其是东林党人面面相觑,再回想皇帝刚才的眼神突然感觉背后隐隐发寒。</p>

周道登看着这群东林党人和剩余阉党众人,嘴角露出一抹微笑,‘斗吧、斗吧,斗的你死我活才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