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的文学界(1 / 2)

20世纪60年代的国内文学界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具有以下特点和发展历程:

-政治影响显著:文学强调为政治服务,作品的主题往往与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历史、工农兵生活等紧密相关,政治运动对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

-组织与活动:1949年举办的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一般被认为是当代文学的起点。会议后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及中国作家协会等组织,并创办了《文艺报》和《人民文学》等刊物。这些组织和刊物在文学的发展中起到了组织、引导和规范的作用。

-作家构成变化:五四新文学的作家在这一时期大体上处于流失状态。来自解放区的作家以及四五十年代才开始写作的青年作家,构成了这一时期作家的主要群体。他们中的大多数将文学写作视为参加革命、服务革命的方式。然而,这部分作家的文化素质和文学资源相对有限,在生活素材和情感体验耗尽后,持续写作面临一定挑战,“一本书作家”现象较为普遍。

-文学体裁发展:

-散文:取得了显著成就,观念有了极大拓展,除抒情性散文外,还包括具有文学意味的通讯、报告以及文艺性短论等。杨朔、刘白羽、秦牧三位作家成就突出,杨朔的“诗化散文”、刘白羽的雄浑豪放风格、秦牧的富有理趣的散文,都产生了广泛影响。

-小说:这一时期的小说题材主要包括歌颂党、领袖、社会主义和人民,回忆战争岁月和苦难年代,以及与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旧思想、旧观念作斗争等。长篇小说中,革命历史题材佳作较多,如《红旗谱》《红日》《保卫延安》等;短篇小说的题材和风格也日趋多样化。不过,当时的小说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人物形象程式化、风格简单等问题。

-诗歌:诗歌创作成就主要体现在政治抒情诗、长篇叙事诗以及具有民歌味的爱情诗等方面。主要诗人有郭小川、贺敬之、李季、闻捷等。

-评论与批判:对中国古典文学、外国文学以及五四以来新文学的重新评论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内容,引发了大规模的译介活动。而批判运动贯穿其中,如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的批判,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批判以及之后的反右派运动等。这些批判运动由政治因素引发,在文艺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中一些运动涉及对文艺思想的审判和清算,对部分作家和文学流派造成了冲击。

总体而言,60年代的国内文学界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发展,政治因素对文学的走向和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家和作品。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文学的政治化倾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学的多元发展,一些批判运动对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带来了冲击。

20世纪60年代的国内文学作品具有多方面的文学价值,以下是一些体现:

1.反映时代特征: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历史事件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为后人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例如一些作品反映了革命历史、农村现实、工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2.塑造典型人物:许多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各种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具有典型性,能够反映出特定时代背景下不同人群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特点。比如《红旗谱》中的朱老忠、《创业史》中的梁三老汉等。

3.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具备较强的可读性,通过精彩的故事吸引读者。这些故事情节往往充满张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4.体现现实主义精神:部分作品遵循现实主义美学原则,真实地展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揭示社会问题和矛盾,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5.传承民族文化:一些作品在语言、风格或主题上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色,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传统。

6.激发革命精神和热情:特定年代的文学作品被赋予了教育民众、整合人心、激发革命精神和热情的社会使命,能鼓舞人们为了理想和信念而奋斗。

当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三红一创,青山保林”,即梁斌的《红旗谱》、罗广斌和杨益言的《红岩》、吴强的《红日》、柳青的《创业史》、杨沫的《青春之歌》、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和曲波的《林海雪原》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