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平定岭南26(2 / 2)

岭南地区的特产,如矾石、铜矿、锡矿等矿产资源,以及荔枝、榴莲、罗汉果等特产,得以与中原地区进行更广泛的交流和贸易,推动了地区经济的繁荣。

秦朝推行了一定程度的文化同化政策。通过传播中原文化,如语言、文字、礼仪等,促进了岭南地区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增强了当地居民对中央政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秦始皇采取的这些措施,使得秦朝在岭南地区的统治逐渐稳固,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这些举措为后来岭南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始皇在平定岭南之后,身心俱疲却依旧心怀壮志。然而,岁月无情,生命有限,这位一统天下的雄主开始将目光投向了那虚幻的长生之境。

曾经在战场上金戈铁马、纵横捭阖的他,如今渴望挣脱时间的束缚,追求永恒的生命,以继续守护他辛苦缔造的庞大帝国。

秦始皇大约从四十岁左右开始追求长生不老。 他统一六国,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大一统帝国,极度渴望永远掌控这庞大的权力和疆土,延续自己的统治。

另一方面,长期的征战和繁重的政务工作的确对他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消耗,使得他担忧生命的短暂会影响其统治的延续和宏伟事业的完成。

此外,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对于长生不老的传说和追求也较为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秦始皇的观念。

他开始追求不老的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自认为功绩超过了以往的所有君主,开始渴望能够长久地统治天下。这种对永生的追求可能源于他对权力的极度渴望和对死亡的恐惧。

为了寻找长生不老之法,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他派遣了许多方士出海寻找仙山和仙草。这些方士声称海外有蓬莱、方丈、瀛洲等仙山,山上有长生不老的仙草。秦始皇对此深信不疑,给予了他们大量的资源和支持。

其中最着名的方士当属徐福。徐福,字君房,齐地琅琊(今江苏赣榆)人,秦代着名方士。

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助人,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高。徐福是鬼谷子先生的关门弟子,学辟谷、气功、修仙,兼通武术。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徐福上书秦始皇,言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可前往求长生不死之药。秦始皇遂派他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以及预备的三年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等入海求仙。但徐福率众出海数年,并未找到神山。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再次东巡找来徐福,徐福诈称海中大鲛鱼厉害,船只难以靠近仙山取药。

秦始皇便派射手射杀了一头大鱼,让徐福再度率众出海。之后徐福来到“平原广泽”(有说法认为是日本九州),他感到当地气候温暖、风光明媚、人民友善,便留下来自立为王,教当地人农耕、捕鱼、捕鲸和沥纸等技术,还传播了医疗技术等秦朝先进文化,促进了当地社会发展,深受日本人民敬重,日本尊其为“司农耕神”和“医药神”。

然而,关于徐福东渡的去向、原因等一直存在争议,也没有确凿的历史证据能完全证实他的具体下落和事迹。

徐福两次率领庞大的船队出海, 徐福东渡带走的具体人数,有“数千人”和“童男童女三千人”等不同的说法。而他带走的金银财宝数量并无明确的历史记载。

一些方士为了迎合秦始皇的需求,纷纷献上各种所谓的长生不老秘方和丹药。

在追求不老传说的过程中,秦始皇也引发了一些问题。首先,他对方士的过度信任和对长生不老的执着追求,导致了一些欺诈和欺骗行为的出现。一些方士利用秦始皇的渴望,骗取了大量的财富和资源。

其次,为了支持寻找长生不老之法的行动,秦始皇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忽视了国家的治理和民生问题。繁重的赋税和劳役让百姓苦不堪言,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然而,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的传说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命和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尽管他最终没有实现长生不老的愿望,但这一历史事件却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独特篇章,也让后人对那个时代的思想和价值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秦始皇对长生不老的痴迷也让一些心怀叵测的人有机可乘。一些方士为了骗取赏赐,编造各种谎言,甚至有人在事情败露后逃离秦国,进一步损害了秦始皇的威信。

朝中的大臣们对秦始皇的寻仙之举也颇有微词,但慑于秦始皇的威严,大多敢怒不敢言。只有少数忠臣敢于直言进谏,然而他们的劝谏往往被秦始皇视为忤逆,遭到严厉的惩罚。

在这种情况下,秦朝的统治逐渐陷入了危机。百姓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各地的反抗势力也在暗中积蓄力量。

然而,秦始皇的一生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平定岭南的壮举,为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他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也成为了后世人们反思权力与欲望的一个深刻教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