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捉虫)(2 / 2)

  “姥姥,我没事的。”卫平彦露出一抹有些憨的笑容。

  顾秋花瞧了,又是一叹。

  老杜氏显然也注意到了,她抓着卫平彦的手一顿,目光朝顾秋花看去。

  “花囡啊,这......”

  如果顾秋花不说卫平彦小时候聪慧,她也不会想太多,顶多是觉得娃儿不够聪明的样子。

  但这样不够聪慧的孩子她也见过许多,就是性子憨了一点,半点不耽误以后娶妻生子做阿公。

  “平彦他......”

  顾秋花点头,“是,他醒来后一开始有些迷糊,慢慢的好了一些,但是确实是不如以前聪慧了。”

  “嗐,捡回一条命我就念佛了,哪里敢奢求太多。”顾秋花倒也看得开,“就像阿娘说的那样,有些孩子他就是聪明面孔笨肚肠,平彦他大抵就是这样。”

  她顿了顿,继续道。

  “太聪慧了也不好,咱们老话不也说了,慧极必伤,过犹不及,平彦这样正正好,他啊,也就是稚气天真一些罢了,该懂事的地方也都懂。”

  顾秋花早就收拾好了心情,以前的种种,就当做是梦一场吧。

  不能考学就不能考学,孩子还在她身边,就胜过世间一切的功名利禄了。

  老杜氏分外不甘心,“那些个挨千刀的瘪犊子,囡啊,你报官了没,官府抓他们下大牢了没!”

  “报了报了,你别急,官府也判刑了。”

  顾秋花连忙安慰老杜氏。

  顾昭瞧着顾秋花虽然说着安慰的话,眼里的落寞却不少,显然官府判的刑罚差强人意。

  她稍稍想了想,便也知道是为何了。

  大兴王朝的律例向来有矜老恤幼的传统。

  顾昭瞥了一眼卫平彦。

  既然是表兄学堂里的同窗,定然年纪同他差不多。

  两年前表兄才十一岁,动手之人行事如此冲动鲁莽,说不得那些同窗比表兄还年幼,如此一来,官府的量刑必定不重。

  再说了,最后表兄没出事,出事的是救人的姑爹,他们那些害人精又成了间接缘由。

  顾昭咬了咬牙,思忖道。

  说不得还会判个以银赎刑!

  如果是这般,那才真的是怄死了。

  因着老杜氏,顾昭这些念头在心里转了转,什么话也没说。

  说了也不过是徒惹伤心悲愤罢了。

  ……

  听到报官了,老杜氏放宽了心,“那就好,那就好。”

  平头百姓就是这样,他们所求不多,给了安稳的生活就成。

  朝有饭吃,夜有所寝,体有衣蔽,生活辛苦,铜板难赚,但只要有所盼头,他们便能安心踏实的生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