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袍哥陈长兴拜访(1 / 2)

在蓝莲居古院的屋内,李明听到那急促的敲门声,不禁好奇地问李嫣:“姐姐,是谁在敲门?”

李嫣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回答道:“弟弟,是陈叔叔来了。他是父亲的袍哥朋友,他名叫陈长兴,他每次前来拜访,都是用那独特的‘打七星板’的方式敲门。父亲当初买下这座蓝莲居千年古院的时候,整整花费了三万个大洋,而陈叔叔慷慨解囊,借给了父亲一万个大洋。陈叔叔为人仗义,每年来收账时,只收取本金,从不收利息。今天,他是来收取最后那五百个大洋的。好了,我先去开门啦。”

语罢,李嫣脚步轻快地朝着院门走去。不多时,她带着一位身穿藏青色长袍的中年人走进了房间。那中年人面容刚毅,双目炯炯有神,身上散发着一股久历江湖的气息。

中年人刚迈进屋内,身形一闪,猛地对李明使出了一招凌厉的白虎掏心。李明眼神一凛,反应迅速,双手一挥,以翻云掌法将这一招巧妙化解。紧接着,两人你来我往,招式频出,一时间屋内掌风呼啸,身影交错。

过了几招之后,中年人收手,双手抱拳,脸上露出欣赏的神情,朗声道:“真是虎父无犬子,我进屋之前听你妹妹简单介绍了你的一些情况,方才与你过招,才切实发现你的武艺竟是如此高强,不愧是我大哥的好儿子,今日咱们定要好好喝上几杯!”

李嫣笑着为李明介绍道:“弟弟,这位就是曾经在四川成都发现过你身上有蓝莲花印的陈叔叔!”

李明赶忙抱拳行礼,恭敬地说道:“陈叔叔好,多谢您对我们全家的帮助和照顾,快请坐吧。”

李嫣在一旁补充道:“陈叔叔是袍哥会的长老。袍哥会在清末民国时期的四川极为盛行,是一种民间帮会组织,在其他地区也被称为哥老会。这袍哥会发源于晚清时期,到了如今的民国,更是发展壮大,盛极一时。它与青帮、洪门一同,被并称为三大民间帮会组织。陈叔叔为人重情重义,平日里最是喜欢结交江湖朋友。父亲当年行走江湖时,与陈叔叔结识,从此结下深厚情谊。这些年来,陈叔叔帮了我们家许多大忙。”

李明点了点头,应道:“陈叔叔好,既然如此,那我们现在一起吃饭吧。”

于是,三人围坐在桌旁,开始享用美味的饭菜。他们一边品尝佳肴,一边愉快地交谈,欢声笑语不断。不知不觉,时间飞逝,待他们吃完饭菜,已然是下午未时。

随后,三人一同登上了那座高达十八层的明月楼。刚登上楼,天空中忽然飘起了细雨。那细雨如纤细的纱线,随风轻盈地飘洒着。远远望去,仿佛给美丽的瓦屋山披上了一层透明的纱衣,如梦如幻。那随风飘洒的细雨,又像是一串串灵动跳跃的音符,轻轻撩动着三人的心弦,勾起了他们心中的雅兴。

陈叔叔率先坐到古琴前,修长的手指轻轻拨动琴弦,悠扬的琴音顿时流淌而出。李明也取出长箫,放在唇边,吹奏出悦耳的曲调。李嫣则身姿翩跹,如同一朵盛开的蓝莲花,跳起了优雅的莲花舞。

瓦屋山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山,亦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此山最高处海拔高达三千多米。由于漫长岁月中的地质作用,使得这座山形成了向东西两侧略倾的屋脊状地形。无论从哪个角度眺望,整座山的形状都犹如一座瓦屋,故而得名“瓦屋山”。

传说中,蜀国开国国王蚕丛——青衣神就安葬在瓦屋山。在汉末时期,张道陵曾来到瓦屋山下传道创教,并留下了珍贵的《张道陵碑》。元末明初之时,张三丰也曾在瓦屋山修行,并创立了“屋山派”。

从古至今,无数名人都与瓦屋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张道陵、苏东坡、杨升庵、何绍基等诸多名人大家,都曾在此留下足迹,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也留下了一段段优美动人的传说。当年,苏东坡游历此处,触景生情,留下了著名的诗句“瓦屋寒堆春后雪,峨嵋翠扫雨余天”。

瓦屋山风景如画,秀丽非常,名胜古迹更是数不胜数。三人在古院内的明月楼上尽情欢娱,不知不觉已到了黄昏时分。此时,那绵绵细雨渐渐停歇,夕阳的余晖洒落在瓦屋山的岩壁上,将整座山染成了一片金红色。望着山中那茫茫的云海,李明诗兴大发,高兴地吟诗一首:

鸟语传诗句,

兰香染路人。

山花迎雅客,

玉瀑洗风尘。

彩树陪幽夜,

红阳伴美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