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奇门遁甲法阵(1 / 2)

“喔喔喔……”雄鸡高唱,划破了黎明前的寂静。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晨曦透过淡薄的云层,洒落在蓝莲花千年古院。李明早早起身,手中紧握着罗盘,准备在这古院中探测方位,重新布置一个神秘莫测的奇门遁甲法阵。

奇门遁甲之术,源远流长,相传起源于上古黄帝时期,与太乙、六壬并称为三式,乃华夏古老术数中的瑰宝。遥想当年,黄帝与蚩尤大战,战况惨烈,七十二战而不能胜。在那战火纷飞、局势胶着的艰难时刻,某一天夜晚,黄帝于梦中得见天地之使。使者将神秘的奇门之符传授给黄帝,黄帝心怀感恩,受福再拜。

此后,黄帝依据所授之法设九宫,置八门,布三奇六仪,分作阴阳二遁,共计一千八百局,名之曰天乙遁甲式。奇门遁甲布局一成,黄帝调遣三门五将,以此阵法与蚩尤展开决战。最终,黄帝大军成功斩下蚩尤头颅,大获全胜,将胜利的旗帜飘扬在战场之上。

在时光的长河中,奇门遁甲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在周代与秦朝时期,它被称作阴符;到了汉代与三国时期,它又被称为六甲;隋唐时期,人们称呼它为遁甲;直至明清时期,才定名为奇门遁甲。自奇门遁甲诞生以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其用途极为广泛,受到诸多兵家的重视与运用。其间所著的诸多兵法著作,多引用奇门遁甲中的原理与事例。

随着岁月的流逝,各路兵家先贤们不断对奇门遁甲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将其中所蕴含的易理,与易学中的八卦、九宫、河图、洛书、阴阳五行等相关知识相互融合、相互印证。这种智慧的交融,不断推动着奇门遁甲的发展与演变。到了三国时期,奇门遁甲传入诸葛亮手中,经他精心钻研与发展,最终演练出了名震天下的八阵图与八卦阵。

奇门遁甲法阵,实乃攻防兼备的奇妙之术。运用此阵,主将可以根据敌方的实时情况灵活变换法阵。倘若阵法出现任何漏洞,亦能迅速调整,从有利的方向果断出击,于方寸之间克敌制胜。此阵变幻无穷,可衍生出上千种格局阵势,古代那些赫赫有名的军事家、善战者,大多都深入研习此阵法。细数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兴周灭纣的姜子牙、著《孙子兵法》的孙武、辅佐刘邦建立大汉的张良、智慧化身的诸葛亮、战功卓著的李靖,以及料事如神的刘伯温等人,他们都在各自的时代,凭借着对奇门遁甲的精通与运用,创下了不朽的功勋。

李明手持罗盘,全神贯注地测量着蓝莲居古院的各个方位。奇门遁甲的方位体系与实际方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奇门遁甲盘里,方位遵循着左东、右西、上南、下北的原则,这与我们日常看地图时习惯的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恰好相反,犹如镜像一般。这种独特的方位确定方式,是为了更好地契合奇门遁甲的原理与规律,以便于术者们记忆与运用。

在实际的预测运筹过程中,当需要将方位对应到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方向时,必须谨慎考虑奇门遁甲盘中的方位与实际方位的差异,唯有如此,方能准确地运用奇门遁甲的原理,发挥其神奇的功效。李明深知其中的关键,每一步都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的马虎与懈怠。

奇门遁甲中的“四正”和“四维”是极为重要的概念。所谓“四正”,指的是地盘上的四个正方位,分别为坎一宫、震三宫、离九宫、兑七宫。它们分别代表着正北、正东、正南、正西,故而被称为四正宫。

四正宫在天干中对应着“甲”,“甲”乃是最为尊贵却不轻易显露的干支。“甲”常隐遁于六仪之下,其隐遁原则为:甲子同六戊,甲戌同六己,甲申同六庚,甲午同六辛,甲辰同六壬,甲寅同六癸。

在天盘上,四正宫对应着“天心星”。“天心星”是最为重要却位置不固定的星辰,其在每个时辰都会发生位置的变化,犹如飘忽不定的游子,因此也被称作“游星”。

在中盘上,四正宫对应着“值符神”。“值符神”是最为主要却充满不确定性的神煞,每个时辰,“值符神”的位置都会发生变化,故而又被称为“游神”。通过观察四正宫所在的位置和呈现出的状态,术者可以精准地判断出时空方位以及对应的吉凶祸福。

而“四维”,则是指位于地盘四角的四个斜方位,即四维宫。具体来说,分别是艮八宫、巽四宫、坤二宫和乾六宫。

四维宫在天干中对应着“乙”,“乙”是次尊贵却不稳定的干支,它随着“甲”的变化而变化,常隐遁于三奇之下。其隐遁原则是:乙丑同日奇(乙),乙亥同月奇(丙),乙酉同星奇(丁),乙未同日奇(乙),乙午同月奇(丙),乙巳同星奇(丁)。

在天盘上,四维宫对应着“天禽星”。“天禽星”是次重要却位置不固定的星辰,每个时辰都会变换位置,所以被称作“飞星”。

在中盘上,四维宫对应着“螣蛇神”。“螣蛇神”是次主要却充满不确定性的神煞,每个时辰都会变换位置,因此也被叫做“飞神”。依据四维宫的位置和状态,同样可以对时空方位和吉凶祸福做出判断。

李明聚精会神,不敢有一丝分神,全身心地投入到方位的测量与计算之中。一个时辰的时间如白驹过隙,李明终于完成了对古院各个方位的测量工作。紧接着,他依据欧阳云山前辈传授给他的奇门遁甲之术,开始着手布置法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