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达蓬盐田34(1 / 2)

宣和三年末,慈余公路的开通和越州地区的安定和平使得余姚县令祖书林政绩斐然,获得了朝廷的关注和赏识。他走通了蔡京的门路,即将被提拔为杭州知府,而抗击方腊有功的越州知府刘韐刘子羽父子反而被排挤平调到北方的真定府,秀州知府陈遘被平调到北方的中山府,婺州观察使王禀被平调到北方的太原府(历史上他们全都在这里抗金殉国)。为了表达谢意,他来到四明服务区,约见了达蓬山的名义寨主袁正。

祖书林的马车缓缓驶入四明服务区,服务区内热闹非凡,商贾云集,各种新奇商品琳琅满目。祖书林对此地的繁荣景象赞不绝口,心中对袁正的才华更加钦佩。

「袁寨主,真乃妙人也!」祖书林心中暗想,「此人若能为我所用,必能助我在杭州大展宏图。」

袁正带着祖书林来到一间茶楼,二人相对而坐。袁正微笑着拱手道:「祖县令大驾光临,鄙人实在荣幸。还请问县令有何吩咐?」

祖书林带着一份感激的笑容,笑着摆手:「袁寨主客气了。实不相瞒,此次前来是想表达谢意。袁寨主的达蓬山经营有道,慈余公路的建设也是多亏了你们的支持。鄙人此次提拔,全赖诸位之力。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合作,让我在任内取得了不少政绩。如今即将升任杭州知府,特意来向你们表达谢意。」

袁正回以微笑:「祖县令谬赞。我们达蓬山不过尽了绵薄之力,能为地方造福,是我们的荣幸,我们也得益于县令的支持,达蓬山寨才得以安稳发展。我们有一个小小的请求,不知县令能否成全?」

祖书林连忙道:「袁寨主请讲,只要我力所能及,必当尽力。」

袁正取出一份地契,递给祖书林:「这是达蓬山寨西北角的一片无人沿海滩涂,望县令能批给我们。」

祖书林接过地契一看,那片土地正是盐碱地,平时涨潮会淹没,毫无价值。他爽快地答应了:「这片地本就荒芜,无人耕种,给你们自然没有问题。虽说地势低洼,但若能加以治理,或许能为你们提供帮助。」

袁正接过地契,细细查看一番,心中暗喜。这片滩涂正是方梦华所指的目标,有了它,达蓬山的盐业计划便能顺利展开。

袁正感激地说道:「县令如此厚爱,我们定当不负所托。此地虽说盐碱地难以耕种,但我们自有办法加以治理,定能让其发挥应有的价值。」

祖书林爽快地答应:「如此甚好。袁寨主若有需要,只管吩咐。」

袁正回到达蓬山,将地契交给方梦华。方梦华召集了张典、赵达等人,详细商议改造滩涂的计划。

张典疑惑地说道:「大当家,这片滩涂不能种地,不能行船也不能走马车,要来何用?」

方梦华摇头:「这片滩涂虽说盐碱地,但若能用技术加以改造,定能变成一片优质的盐田。我们将用水泥修建盐田,采用先进的晒盐法,利用竹炭棉布过过滤系统,生产出如雪般细腻的精盐。」

赵达接过话:「如此一来,我们的精盐必定能在市场上大放异彩,尤其是淮扬地区,对高质量的盐需求极大。」

方梦华微笑道:「不错。我们不仅要改造这片滩涂,还要建立完善的运输系统,通过海船将精盐运往各地,尤其是淮扬地区,打开市场。」

在方梦华的指挥下,达蓬山开始了大规模的盐田建设。她带领着一队工匠,用水泥修建盐田,建立起现代化的晒盐设施,将那片滩涂改造成了一个巨大的盐田。工人们按照方梦华的设计,修建了一条条平坦的晒盐池和高效的排水系统。盐田建成后,方梦华引入了现代的晒盐工艺。海水通过渠道引入盐池,经过一系列的蒸发和沉淀,最终形成了纯净的精盐。为了提高盐的纯度,方梦华亲自指导,还设计了一套竹炭和棉布的过滤系统,过滤后的精盐洁白细腻,质量远超传统的煮盐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