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税赋是个大问题135(2 / 2)

“民有义仓,国有太仓,何惧天灾?”刘备笑嘻嘻的说了一句。</p>

法正一愣,“何为义仓,太仓?”</p>

刘备叹了口气,看向韦孝宽,“几百年后,北周有一位高人,他统一了华夏,而且实行了多项改革措施,义仓和太仓,就是他的创举,这位皇帝,孝宽应该很熟悉。”</p>

韦孝宽一愣,然后脸色大变,“您是说,大冢宰杨坚?”</p>

刘备点了点头,“他建立了大隋朝,义仓,太仓都是他所创立的。</p>

所谓义仓,就是民间设立的应灾储备粮库,每年每户按一定比例纳粮到义仓,</p>

义仓由民间自管,遇到灾年,可开义仓赈灾,帮大家渡过难关,</p>

另外国家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每年向义仓注入粮食,以丰盈义仓储备。”</p>

他看了看目瞪口呆的诸葛亮等人,“太仓乃是国家储备粮库,是天下百姓的命脉,太仓充盈,天下安定。”</p>

诸葛亮琢磨了好久,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如此一来,田地就成了没有买卖价值的东西,</p>

那些富商豪绅再也抢不走田地,百姓也不会失去安身立命的根本,</p>

主公,您这神田制加上太仓义仓,可比王莽的王田制强太多了。”</p>

“你这不是废话吗,”刘备笑骂了一句,“咱有了这么多前辈的经验教训,如果还搞不好,那我成啥了?”</p>

这时候法正忽然摇了摇头,“主公,还是不成。咱就以长安为例,目前八大家为首的门阀士族拥有的土地何止百万亩?</p>

您这神田制一旦推行,这些田地就全都一文不值了,他们必定要造反,到时候……”</p>

说到这里,他看到了刘备脸上的笑容,恍然大悟的哦了一声,“你这就是要逼长安的士族门阀造反?”</p>

刘备挠了挠脑袋,“也不是逼他们造反,军师说得对,长安现在危机四伏,与其等着他们作乱,不如咱们主动出击,看看他们能折腾出啥动静来。</p>

这些门阀富贵了这么久,也该让他们手中的财富向民间流动流动了。”</p>

他看向诸葛亮,“将军府尽快拟个章程出来,然后派人丈量各地农田,评估可开垦的荒地,然后按照户籍分配田地。”</p>

诸葛亮和简雍一起称诺,刘备淡淡的说:“神田制第一条,神国之内原有私人土地全部收归神教所有有,然后按照户籍重新分配。”</p>

简雍法正等人全都愣住了,</p>

诸葛亮和庞统互视一眼,脸上却都露出了兴奋的笑容。</p>

刘备笑眯眯的看向法正,不停的点头,法正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了,“主公,您有啥话就直说,您别笑了,我有点害怕。”</p>

刘备笑得愈发灿烂了,“长安城对咱们来说是个门面,军事方面有孝宽负责,城里的政务民事得找个有大智慧,大手段,大胸襟……”</p>

“我去,我去长安。”法正没等他说完就起身恭然一礼,“主公不用在忽悠我了。”</p>

“你连忽悠都知道了?”刘备拍案而起,“现任命法正为长安县令,九龙神教长安分坛主教,任命韦孝宽为长安县尉。</p>

你们两个好好合作,有啥需要的,随时来上雒找我。”</p>

众人都愣住了,一起看向诸葛亮,诸葛亮也一头雾水的看向刘备,“主公,咱不迁往长安?”</p>

“咱去那破地方干啥?”刘备笑着摆了摆手,“咱就在上雒,将来建国了,上雒就是咱国都。”</p>

说完他看向韦孝宽,“军队做好平叛准备,凡是敢违抗神田令的,一律按,按……”</p>

他按了两遍,转头看向诸葛亮,“咱是不是还没有律法呢?”</p>

诸葛亮苦笑着点了点头,“九章律执行四百多年,如今已名存实亡,不过咱们尚未立国,先立法于理不合,可以先用教规替代律法。”</p>

刘备点了点头,他心目中最完善最先进的古代律法,当属大隋朝的开皇律,</p>

他环视四周,发现文武群臣中没一个来自隋唐的,他刚苦笑着摇了摇头,忽然看到了郑和,他顿时眼睛一亮,“阿宝,你可知开皇律?”</p>

郑和起身笑着点了点头,“臣知道,臣还熟知大明律。”</p>

刘备兴奋的一拍大腿,“那就行了,这几天你把开皇律和大明律给军师他们详细讲解一下,咱搞个神教教规出来。”</p>

说完他又看向白起,“凡是敢反对神田令的,无论身份地位,一律斩杀。”</p>

白起躬身称诺,刘备笑着看向众人,“休会休会,中午咱再整两杯?”</p>

关羽张飞等人都笑着起身齐声叫好,</p>

法正和韦孝宽互视一眼,一起对刘备施礼,“臣等先赶回长安了。”</p>

两人走后,众人叫嚣着要去饮酒,</p>

白起却苦笑着摇了摇头,“主公,先不着急饮酒,您还没说什么生意能让军队赚钱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