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多面手高强(7)127(1 / 2)

王老有了如释重负的感觉,芯片设计领域断层的危险不存在了,至少有高强这个新秀,打破了炎国没有soc系统级芯片的尴尬局面。

这里面意味很多。

这次心血来潮带高强过来试试能耐,哪知道一下子就完成了对西方技术垄断的初步突破!

填补了炎国没有soc系统级芯片的空白。

哪怕用于军事的技术不存在技术垄断的说法。

但,凭借高通公司等西方高新企业公开的技术专利,是无法独立完成soc系统级芯片的设计的。

区块链物链架构的手段用于芯片架构的设计,真是绝了!

至少,王老承认自己是没有这个脑洞的。

真是年轻人,千核微架构都敢设计。

芯片领域不存在高数值的纳米制程强过低数值纳米制程。

因为纳米工艺代表了晶体管的大小,纳米数值越小,功耗越低,相同的功耗下,芯片里能叠加的晶体管就越多,芯片性能就越高。

芯片架构的设计就是均衡的艺术,本质上是平衡功耗和性能的内生性矛盾。

把性能比作车速的话,一辆车理论上车速越快就代表性能越高。

但,实际上驾驶员能够安全驾驭的车速是有限的。

不是所有的路况都是笔直的赛道,能够油门踩到底。

因此,架构就是均衡整体性能的艺术。

稳了!就算高强拿不出解决主、副卫星的衔接通讯方案,仅仅凭借soc系统级别的北斗芯千核微架构,也值得他大老王力保高强成为最年轻的炎国龙科院院士。

凭借的还不是资历,而是实打实的实力。

取巧借助了人工智能的辅助设计,但不能抹杀高强思路的灵活性。

好比,村子干旱缺水。

高强并不能直接解决压水井出水慢,消耗人工体力巨大的问题,但他提出了用抽水机代替人工,就是一种跨纬度好的解决方案。

区块链的架构设计直接砸破了摩尔定律的枷锁。

王老很庆幸自己亲自跑了一趟。

要是让高强直接跟随老杨去京都大学深造,说不定还会抹杀高强的灵性。

毕竟,老杨是天赋性的院士,授课的水准其实很一般。

他,大老王就不同了。

基础知识夯实的宛如合金,就是天赋差点意思,不然就不会停留在超一流的宗师瓶颈中迟迟无法再进一步。

授课的水准更是达到了顶尖的教授级别。

老杨给他提鞋都不配。

教学只搞精英化教育,流程化、标准化...

这不是不好,但经过老杨培训出的好苗子,都是机械呆板,少了灵气。

他大老王之所以成为北芯的总工程师还不是因为桃李满天下,出色的学生总量要高于老杨。

大老王坚持截教的那套教学理论,因材施教。

样样都强,不如一招精。

扬长避短才是最优解。

花费巨大的精力去拾遗补缺短板,不是脑子有坑吗?

流程化、标准化...就算出厂后是合格的工程师,也只是成为工业化进程的一枚螺丝钉。

不是不好,而是好苗子也几乎无法成长为顶尖的人才。

而,高强是隶属纯野生的,欠缺的也就是基础知识的广、博。

灵感,对于高强来说似乎是家常便饭。

至少,从大王老的角度来看,改良火麒麟芯片k3v2,改良火麒麟芯片910,独立设计笑傲基带芯片和ai芯片都是灵感爆棚的表现。

但,基础知识的确有不少欠缺的地方,这从冰麒麟芯片、白龙马芯片...ai芯片都能看出端倪。

指令集的具体调用略显笨拙。

显然,高强是灵感有余,基础理论不够广博、不够扎实。

这不能怪高强,而是市面上能见到的知识就这么多,很多更有深度、效率的理论知识只存在更高深的学府和研究所里面。

高强展现出的潜力,宛如天龙八部里的乔峰大战聚贤庄,只是凭借普通的少林入门拳脚,就能睥睨天下英雄一般。

用烂大街的基础理论知识就能构建出北斗芯20纳米千核微架构设计,要是让他掌握一些更高深、更有效率的理论知识,这小子还不上天?

大老王甚至有种错觉,似乎14纳米芯片制程工艺的设计,对高强来说也只是时间问题。

高强的极限在哪,大老王不清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