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交流,你信不信?121(1 / 2)

嬴政眉头皱起,脑子里飞速思索此法是否可行。

或许后世的很多理念确实神奇,但是也并不能生搬硬套。

嬴政明白一个道理,适合后世的治国之策,并不一定就适合大秦。

后世的很多东西,都是经过了两千年的一点点沉淀,在循序渐进中变革成型的。

如果直接省去两千年的沉淀过程,很可能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效果。

由于无法适应,甚至是一些国策中无法达到要求,就会导致全部崩塌。

所以嬴政在接触交谈之中,会尽量的多获取一些未来的有用的信息。

然后加以整理之后和臣子们商议,如果可行才会推行开来。

否则盲目跟风,只会让大秦整个体系彻底崩塌。

这也是嬴政在亲眼见证了复合弓的威力之后,再也没有打听过后世打仗所使用的武器。

因为对于现在的大秦来说,在后世仅仅是作为娱乐项目的复合弓。

在大秦就如同神兵利器,要不是看到成品根本不敢相信世上会有如此神奇的弓箭。

看似简单,其中却蕴含了无数学着研究和汗水,才能做出一柄如此神奇又省力的强弓。

如此利器,在后世连成为主战武器的资格都没有。

而真正强大的武器,却能轻易从大秦的东面,打到大秦的最西边。

对于最远只能射出六七百米的床弩来说,跨越整个帝国的打击方式简直是不敢想象的。

所以,嬴政只能索性也不问了。

只要按部就班,为后世子孙打好基础就可以了。

集市的提议,仔细琢磨之后倒是很符合现在的大秦。

毕竟从商周时期开始,就已经有人约定时间以物易物。

只是官署和朝廷从来没想过组建起规模,才一直被忽略了。

如果把以朝廷的名义在全国各郡都统一安排赶集,只需要开展两三次,就能让当地百姓接受了。

不但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也能对百姓生活带来便利。

谁让大秦的交通基本靠走,想要从乡下进城一趟,那可不是动个念头就可以的。

还需要提前准备规划,准备路上的食物和水。

要是稍微远一点的,还要考虑晚上的住宿。

哪怕是到了后世的七八十年代,有了公共汽车,想要进城一趟也要等周末。

至于乡村的人想要进城,得走好几里地才能坐班车!

连七十年代都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大秦呢?

村民们要翻山越岭,才能走到县城。

如果非必要,谁又会去县里呢?

可是一旦形成规模,村民们就可以把不要的东西拿去售卖,或者以物易物。

就算要采买什么东西,也都很方便,而且价格相对便宜。

这个集市对大秦来说,绝对能搞!

嬴政眯着眼睛,转头看向旁边老头。

询问道:“村主任,你怎么看?”

李斯摸着胡须,点头道:“我认为可行,对目前的秦家村来说正合适!”

老头子的意思已经表明了,集市对目前的大秦来说真合适。

而且有这个新修建的秦家村探路,就算最后失败了,对大秦来说也没有损失。

谁让这个村子从修建开始,就是为偌大的帝国探路的呢?

垮了,也算死得其所。

对帝国不会造成任何的影响。 可一旦成功,就可以在整个帝国进行推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