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姚兴的女闾往事93(1 / 2)

身为关陇青年才俊,姚兴熟读经史子集,精通十八般武艺,不仅文武双全,而且相貌俊朗、言语不凡,是长安公子哥中的翘楚。

姚兴之父姚苌,当年还在苻坚的大秦朝廷效力,由于屡建战功,受苻坚器重,官拜龙骧将军,在非苻姓官员中也是首屈一指。

父辈的交好为子辈的友谊铺就了通途,姚兴自幼便成了太子苻宏的玩伴。虽然苻宏较姚兴年长十岁,但姚兴聪慧过人,把自己精心打造为少年老成,甚得苻宏欢喜。

几年后,及冠之年的姚兴成了太子的舍人,早早便走上了仕途。

这个时期的舍人是一种官爵,虽然官阶不高,但只有皇族的太子、王爷才有配置舍人的权利,所以舍人的地位并不低,将来皇帝的肱骨之臣很可能就出于舍人。

追溯历史,几百年前,舍人只不过是官宦贵胄豢养的谋士、武士,是有食无禄的闲人。

再往前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舍人叫门客或食客,虽然都是被豢养,但此二者的价值却大相径庭。

诸侯纷争得厉害,都绞尽脑汁壮大自己的实力,其中广纳天下贤士便是一种手段,网尽天纵之才为己用。

那个大争之年,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是个暗无天日的时代;但那也是个黄金年代,对心存救世济民之念者如是,对怀有抱负者亦如是。

济世救民者着眼于大我,他们思考的是如何消弭战乱、如何救民于水火、如何引导人的所思所行,终铸成百家之说、圣人之言,成为中华文化的根基。

虽今之世人仍处于水深火热中,但圣人之言就是那一缕希望,给绝望中的人照见一束光。

怀有抱负者着眼于小我,他首先想的是不让自己饿死,然后再找机会施展自己的抱负,或光宗耀祖,或高举庙堂,或快意情仇,或士为知己者死,其本质是为自己谋得一个活法,门客和食客就是这样一群人。

有需求便有供给,那个时期,阡陌交通中留下身影最多的便是各类人才,他们穿梭于各国,投奔到上流人士的门下,或王公贵胄,或朝堂重臣。

渐渐,豢养门客便在各国蔚然成风,也形成了延绵数百年不衰的潮流。

在这个潮流中,有人是真刀实枪玩真的,比如吕不韦,及信陵君、春申君、平原君、孟尝君这战国四公子,均豢养门客数千。

这些门客中,既有舞文弄墨的,也有舞刀弄枪的,还有精通奇巧淫技的,贵胄们囊括各类人才为我所用,以图壮大自己的实力。

当然,也不乏弄虚作假者,他们纯属赶潮流效仿他人,因自己品行不佳而招揽不到人才,便弄了些鸡鸣狗盗之辈滥竽充数。

这些人文不善武不长,整日无所事事,除了消耗食物外,唯一的作用是让主人出行时有一种浩浩汤汤的感觉,他们便是食客。

还有一些人,他们招揽门客是出于难以名状的目的。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战事频繁,动辄几万人战死,有的诸侯国已结成世仇。

虽然如此,但各国对士人的态度却是极度开放,周礼在那时还没有完全崩塌,他们对门客至少做到了以礼相待。

他们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得士人者可得人心。士人可以游走于列国,自由选择拜到谁的门下,可谓士无常君,国无定臣。

商鞅、苏秦、张仪、李斯等人都是门客出身,也都在各国做过贤臣,而新主对他们却也不计前嫌。

浪淘几簸自天涯,吹尽黄沙始到金。

侠奸六万,门客三千,而抱负得以真正施展者却寥寥无几,能影响历史进程者更是凤毛麟角,商鞅等人便是这麟角。

历史是前进的,门客变成了舍人,自由行走变成了某人专属,白衣变成了官吏;历史又是停滞的,千年过去了,它仍在原地打转,众人对名利的追求未变,对抱负的渴求亦没变。

一千年前,华夏大地分崩离析,战火纷飞,一千年后仍亦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