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双恶聚首214(1 / 2)

恩威并重才是君王之道,见无人再威胁到皇权,拓跋珪便用施恩代替高压,主动修好君臣关系。

形势变了,候猬营的使命已完成,其密探规模也大幅减少,变成了人畜无害的清闲衙门。

由于拓跋珪要专注与小姨颠鸾倒凤,同时也想给小儿拓跋绍找点事做,便把这个清闲衙门交予小儿。

起初,拓跋绍对候猬营也不甚在意,他不懂政治,也不喜欢玩权力游戏,自然不懂得该如何用这把利剑。但有一个人却看到了候猬营的妙用,此人便是仙人博士董谧。

董谧早年在各国颠沛流离,靠坑蒙拐骗为生,落脚大魏后才真正撞上了狗屎运。

他深得拓跋珪信任,但这种信任只是建立在炼丹炼药,以及为皇帝压制头疼病,待皇帝找到更好的药方,他的好日子恐怕就要结束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董谧是既有近忧,也有远虑。

他的近忧是压制皇帝头痛病的药方,这寒食散有毒,吃多了会要命,一旦被皇帝识破,他的小命将呜呼。

他的远虑是自己没有权势,虽然是皇帝面前的红人,但获利不多,且无半点实权,什么时候皇帝一翻脸,他不是仓皇逃命,就是人头落地。

所以,董谧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要掌握朝堂实权,如此才能把主动权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正当董谧苦寻门路时,拓跋绍出现了。

即便拓跋绍是个小畜生、小恶棍,除了好事之外什么都做,但人家有皇子的金身,所以董谧决意要把这个阎罗王变成自己的靠山。

拓跋绍本来并未入董谧的法眼,在他看来,这个无恶不作的小畜生早晚会死于非命,与其交好只能深受其害。

拓跋绍做出了杀人剖腹的恶行,可谓人神共愤,却被皇帝放过一马,所有人看到的是皇帝对儿子的偏袒,但董谧看到的是皇帝对儿子的不舍和疼爱。

董谧不仅聪明过人,而且悟性极强,活成了人精,以至于游走于各国皇宫多年,都能全身而退。

董谧会洞察人性,对人的把握甚是精准,自恃在魏国无出其右。

他总是能看清别人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且能在恰当的时候采取恰当的行动,以获取自己的利益,对皇帝拓跋珪如此,对拓跋绍亦如此,给宫女灌药便是他对症下药的扛鼎之作。

自共享宫女开始,董谧便与拓跋绍越走越近,这给了董谧解决远虑的机会。

董谧是个真诚的人,对拓跋绍开诚布公,直言自己就是想利用他获取政治利益。拓跋绍小眼睛转来转去,虽然不甚明了,但却愈发喜欢这个直白的人。

无论是做好事,还是干坏事,真诚才是制胜法宝。人与人的共事基础是信任,有了信任就可减少相互猜忌和掣肘,办事效率自然会提高,也更容易成事。

拓跋绍喜欢董谧的真诚,但并不理解董谧口中的政治利益为何物,他压根就不关心政治。

身为平城的阎罗王,拓跋绍曾经风光无两,他可以为所欲为,如此才是快意人生,政治那玩意不值半文钱。

董谧之所以能洞悉人性,是因为他看清了人趋利避害的本性,用利害去观察旁人的为人处世,自然看得透彻。

董谧很清楚,拓跋绍最大的利害就是皇位继承,也只有拓跋绍克承大统,他在政治上才能获益良多。

于是,董谧开始了自己的谋划,劝说拓跋绍把目光转移到大利害上,没费太多口舌便拿下拓跋绍。

阎罗王不傻,他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平城的百姓不喜欢他,朝臣们不待见他,兄长还总跟他作对,若将来兄长继位,他绝无好果子吃。

所以,想要一生富贵平安,坐上皇位才是最佳选择,拓跋绍终于悟到了真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