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山雨欲来231(1 / 2)

在元同教琴育人、弄情育己的这段时间里,大魏朝堂上已现血雨腥风。

拓跋珪已成功跻身于暴君行列,与赫连勃勃齐名,还时不时搞点血腥事件,也算是陶冶情操了。

何况杀人也算政治手段之一,所谓的杀一儆百,这可是被无数帝王验证过的,是行之有效的治世之法。

对拓跋珪而言,平民不在他的杀人范畴内,因为他本来不经常把平民当人看。

虽然他也学着各路帝王,常违心地把亲民、爱民挂在嘴上,但在他眼里,这群玩意除了长一张嘴找他要饭吃外,还真不是什么玩意,全然不如牛羊可爱。

所以,圣心大悦时,这些玩意便可以当人看,而圣心不悦时,这些个玩意就猪狗不如了。

但这并不是说,百姓不被圣上当人看,就能悠哉活命了,因为拓跋珪杀牛羊更不会手软,何况那些猪狗不如的玩意。

也不知怎么了,这魏国天子总是心情不好,所以百姓们便被当成玩意无缘无故就没了命,即便阎王那喊无辜也无济于事。

这种视百姓忽而为人的理念被拓跋绍继承了去,不仅发扬光大,而大有青出于蓝之势。当众强奸、杀人、剖腹,如此一条龙恶行,正是拓跋绍超越父皇的罪恶创新。

同为皇子,大儿子拓跋嗣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不好杀人,也不想杀人,更希望给众人讲四书五经,使其得授教化,安分做人,却每每收效甚微。

相比之下,拓跋珪更喜欢二儿子拓跋绍,他认为在这大争之年,杀戮是必要的,只要掌握好尺度,便不会伤及国本。

所以,拓跋珪很喜欢二儿子的杀戮本性,这更符合他的为政理念。

但是,拓跋绍那一条龙恶行明显超出了拓跋珪的度,他惩罚了二儿,望其在后续的杀戮中有所改进,掌握好尺度。

话说回来,拓跋珪杀的人主要是各级官吏,因为他们一个个都人模人样的,看起来确实更像个人。

代国是在部落联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年代国被灭国,灭的是联盟,各部落都还在,部落首领们该吃吃,该喝喝,更不耽误他们在草地上,或在毡房里颠鸾倒凤。

拓跋珪复建代国,得到了各部落的支持,实际上又形成了一个部落联盟,他不过是联盟的首领而已。

毕竟拓跋珪是个有抱负、有野心的人,他双眼睥睨的是天下,而部落联盟已成为他实现抱负的最大绊脚石。

可是,他又不能把联盟一脚踢开,因为各部落有兵马,那是他实现报复的根基,踢开联盟,他就是个光杆司令,代国瞬间就会垮掉。

为了实现抱负,拓跋珪开始了自己的筹划,这第一步便是改国号为魏,其目标是明志,他要效仿曹魏扫灭群雄,一统中原。

其实,改国号只是个由头,他的真正目的是全面照办曹魏的治国体系,首先是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官吏体系,并用它把松散的联盟拢在一起。

有了参照目标,一切便可有的放矢,他启用张衮、崔宏等汉臣帮他设计国家的官吏体系。

张衮等人领命后,挑灯夜战,几个昼夜便设计出魏国中央和地方的官吏体系,中央设有三公九卿,还有中书省、尚书省、侍中寺,地方设州郡县,基本是照着曹魏的模样画的。

但张衮的州郡县并非曹魏的州郡县,曹魏是州下设郡,郡下再设县,而张衮的州郡县之间没有隶属关系,这是对部落分割现状的不得已妥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