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红娘驾到252(1 / 2)

下朝后,拓跋嗣带着长孙嵩和元同来到尚书台,与尚书令崔宏商议司农衙门的官员配置。

虽然崔宏多有不情愿,但无奈圣上已开金口,又涉及国策,他必须认真对待。

几人商议一下午,决定在盛乐、司州、代郡、广宁、大中、松洲、上谷、渔阳、雁门、新兴等州郡设典农郎中和典农校尉两个官职,一文一武协力推进改草为田的国策。

典农郎中从河内各州郡衙门抽调,而典农校尉则来源于朝廷的军队,那是拓跋珪自家的军队。

典农校尉并非光杆将军,他们各统领一千兵,名义上是防止外敌侵扰,实则是用武力督促贵族大家的垦田事宜。

崔宏建议设典农御史一职,由张蒲任缺,“正公”任御史也算实至名归。崔宏如此建议并非只为做一个顺水人情,而是有更有深层的考虑。

他此前曾建议拓跋珪效仿汉制设立御史台和御史中丞,以核查百官,实则是对贵族大臣予以监督,但被拓跋珪否决了。

拓跋珪以为,一众实力贵族并不会把这样一个衙门放在眼里,所以御史台并不会发挥任何作用,不如他手中的候猬营来得快。候猬营做实朝臣的罪证后,他可迅速将其处决。

后来,候猬营渐渐式微,贵族大臣也恢复了骄横跋扈,以崔宏为首的士族大臣受到挤压,在朝堂的生存环境日渐恶化。

此番,借筹建司农衙门之机,崔宏把张蒲推上了典农御史之职,而这个“正公”喜好管闲事弹劾人,事实上就变成了御史中丞,这才是崔宏想要达到的目的。

接到皇帝的口谕,元同立即行动,安排相关人等到他国搜寻流民。

冬季已来临,流民衣不裹身、食不果腹,若能取得他们的信任,确实是个引入魏国的好契机。

这之前,元同先拜会了长孙嵩,有些事情他要向长孙嵩讲明白,还要得到长孙嵩的明确回答。

三千流民给长孙家,在明年秋收之前,他们就是三千张嘴,怎么也要一万两银子来喂。长孙嵩是否愿负担,能负担,元同要心中有数。

长孙嵩则是一脸轻松,他以为这些花费不过是政治投资,若能得到皇帝的信任,未来的受益可能是十几倍。

所以,长孙嵩拍着胸脯给元同打保证,有多少流民,他便收多少,决不让一个饿着。

有了长孙嵩的承诺,元同便迅速安排人,派金一刀往西边的夏国,要求他在半月内带回一千流民;派车路头和横七前往南边的秦国,要求他们在一个月内带三千流民回来。

元同让车路头二人到长安找流民头—是云仙,争取把长安数千流民悉数带回,但不允许横七去惊扰龙蛇岭一众兄弟,具体原因并未明示。

身边的人都走了,元同又成了孤家寡人,坐巢于东跨院,等待小鸠们回归。

二十余日的奔命忙碌,元同屏蔽了心中的杂念,也算是得到了休息,心中的畅快足以抵消身体的疲惫。

他的杂念交织着悸动和纠结,对心上人情感的悸动,怕伤害好兄弟的纠结,逼迫他做出选择。他曾经在此丢掉了真诚,那是他得以安身立命之本,如今他需要找回来。

闲暇中,元同心中的杂念渐渐冲破屏蔽,悸动不停逼迫他做出选择。

他脑中浮现出柳琭的身影,虽无断肠之痛,而那盈盈秋水已望穿他的心扉,那淡淡春山又蹙损他的忧伤,那婀娜粉嫩已占据他的脑海。

他曾用熟稔的条理来分析这一切,曾诉诸过天理,也曾诉诸过天道,以为如此便能平复满心的荡漾,却是百般徒劳。

人有所长则必有所短,元同是一个极具智慧之人,他的智慧在理智世界。而用理性去分析人的情感世界,实属南辕北辙,永远也找不到答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