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一人牵出一档事274(1 / 2)

晋国阴平郡深山中,长安归来的墨瞳换上了女儿装,虽不施粉黛,仍清新可人,一双灵动的眼睛闪烁着少女的萌动。

虽已回到家中,但她的心并未安顿下来,时常爬到山顶向北张望,有时呆坐在溪边看着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女儿的一举一动,墨今晨都看在眼中,他知道女儿的心不在家中,早已跟着元同飘走了,而今不知在何处。

时间一天天过去,墨今晨原以为女儿的情窦初开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淡去,没成想女儿却变得愈发焦虑,总是坐立不安,后来索性就茶不思饭不想。

眼见女儿日渐憔悴,墨今晨的心愈发沉重,他担心女儿会在某一日再不辞而别。他了解女儿的秉性,知道阻止她也是无济于事,只能放她出去。

逢此乱世,一个涉世不深的少女,行走江湖有多危险,墨今晨深知,女儿却未必知晓,何况她已意乱情迷。

眼见秋去冬来,墨今晨也坐不住了,他开始思考该如何把女儿从这困情中解救出来,想来想去始终绕不开一个人—元同。

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女儿的症结在元同,只有帮女儿找到元同,才是唯一正途。

若是直接提出带女儿去找元同,她定会碍于情面而不同意去,所以墨今晨必须找一个好由头。

墨今晨心中算计着,推测元同此刻可能的落脚地,“长安、平城、统万城,若按行进线路推测,他此刻最可能现身平城。”他嘀咕着,“平城,该以什么理由去平城呢?”

他又一番思考,想到一个人,魏国当红朝臣,清河崔氏的顶梁柱—崔宏。

崔宏怎会与墨今晨有瓜葛?这要从崔宏如何发迹说起。

当年清河崔氏大房势微,被小房全面压制。崔宏是大房的子嗣,自幼便过着受人冷眼的生活。

大房的衰落超乎想象,崔宏到了及冠之年,生活已变得异常窘迫。

虽然穷苦落魄,但崔宏充分继承了家族勤奋好学的传统,苦读诗书典籍,不为他求,只为有朝一日出人头地,重振家业,夺回崔氏大房昔日的荣光。

时世的艰辛远非崔宏所能想象,乱世中建功立业靠的是硬实力,那是刀兵催生出来的力量,而崔宏这样的文弱书生,仅凭一张嘴是难有施展身手的机会。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上天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

正当崔宏郁郁不得志之时,上天为他开启了一扇小窗,让他在深深的绝望中看到了一丝光宗耀祖的希望,而带给他希望的正是墨家。

当年清河郡还在天王苻坚的统治下,朝廷诸多文臣是墨家人士,即文墨弟子,清河郡衙中就有数名文墨弟子。

此时的文墨弟子已不受墨家总坛控制,事实上已脱离了墨家,但依然保留着墨家弟子的身份。

墨家身份可让他们彼此之间产生基础的信任,有利于他们在混杂的朝局中互为周旋,形成联盟。

当时,在清河郡的政治生态中,文墨弟子并未形成气候,真正主导政局的是崔敦与房令抚,崔敦是崔氏小房的领衔人物,房令抚则是清河另一个望族房氏的当家人。

而文墨一派,以张混元、卢降、任柏良三人为魁领。其中,张混元是真正的主事人,他与卢降交好,而有意疏远任柏良。但三人并未彻底决裂,仍保持着形式上的墨家弟子联盟。

崔宏自幼背负着家族荣耀,这并非源于崔氏家族,而是崔氏大房。大房被小房压制,让崔宏尝尽了人间心酸,使他的童年在郁郁寡欢中度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