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清河王平民暴326(1 / 2)

起初,这万余兵卒还镇得住暴民,一方面由于百姓还忌惮军队,且暴民的数量也不多;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军饷到位及时,兵卒士气正盛。

没过多久,事态便发生了逆转。饥饿加之绝望,暴民数量激增,逐渐汇聚成洪水猛兽,形成摧枯拉朽之势。

这万余兵卒却日显疲态,泥浆中行军,粮草不济,没多久便被洪水猛兽淹没。

暴民越聚越多,达到数十万众,一路喊着“清河不清,拓跋无归;天崩地裂,大魏尽毁”,直逼燕国故都中山。

二十余万两纹银付之东流,也未能镇压住揭竿的百姓,眼见中山城即将被猛兽吞没,局势骤然严重,已超出拓跋绍的掌控能力。

拓跋绍急招一众同僚商议对策,虽夙兴夜寐,终无良策。无奈之下,拓跋绍只好硬着头皮奏禀父皇。

今日之朝堂,一改多日的祥和氛围,皇帝拓跋珪也不再和颜悦色,虽未见雷霆大怒,却也是一触即发。

数十万百姓暴动,河北诸郡已悉数沦陷,中山也即将被攻占。如此严峻的事态,皇帝却刚刚得知,这才是最为严峻的事态。

在拓跋珪看来,自己不仅受到瞒骗,而且已被架空,皇权显然已受到挑战,至于是何人所为,不言而喻。

但拓跋珪又不能龙颜大怒、兴师问罪,没弄清清河王一党的虚实,绝不可贸然问罪,难免他们做困兽之斗,夺了他的皇权。

拓跋绍心中更没底,他的所作所为若是公诸于世,失势不说,这个王爷的位置能否保住,也尚未可知。

拓跋绍追悔莫及,二十万白花花的银两却换来了满地狼藉,若用这些钱赈济灾民,就不会酿成如今的恶果。

此刻,拓跋绍真正体会到“自食其果”的深意,是贪欲把自己一步步推向泥淖。他已无回天之法,只能期待天神派使者来救他。

心中的暗斗并不能解决燃眉之急,朝堂需要一个平息暴乱的万全之策。拓跋珪左顾右盼,希望出现一个智者,为他献出良策。

仙人董谧似乎已去云游,空留一副黄金面具僵立在那里;足智多谋的宇文镇宓曾数次帮大魏渡过难关,此刻也把大脑袋埋入了胸中,还不时发出低沉的鼾声。

焦急之下,拓跋珪不自觉地握紧拳头,狠狠砸着高贵的龙榻。“今日我大魏又现危局,这满朝文武,竟无一人能为朕分忧。唉—”

“陛下,老臣有禀上奏。”崔宏在关键时刻跪了下来。

“爱卿快快平身。你有何良策?”

“据臣所知,这些暴民本是灾民,若不是走投无路,绝不会揭竿暴乱。”

拓跋珪听闻,心想:这满朝文武似乎都了解一些详情,各有各的渠道,唯独他这个天子被塞住了耳目,朝局因何会至此?但此刻不是自责之时,解决燃眉之急才是要紧之事。

“先不管他们是如何暴动的,爱卿只需告诉朕该如何平息暴乱。”拓跋珪显然有些急躁。

“凡事皆是因缘和合而成,有因必有果,有果需追因。活命,这是百姓揭竿而起的因,而这平息暴乱之法也就不言自明了,只需给他们送去活命的希望。”

“嗯!此言在理,可谓世人皆知。难道朕不想让他们活命吗?这天降祥瑞难道不是让他们更好地过活吗?此前朝廷不是筹款赈灾了吗?他们还想要什么?”

“陛下啊!地动本是天灾,百姓死伤、房舍损毁,如何言得祥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