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佛寺的蜕变343(1 / 2)

这几个月,有一个人经常光顾平城的寺庙,不上香,也不拜佛,只是找僧人闲谈。此人正是元同的救命恩人,高僧鸠摩罗什的弟子,昙影,他的闲谈并非漫无目的,而是言之有宗。

昙影与僧人所谈的都是他随师父所译的经书,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主,虽为谈经,实则传道。昙影并未透露自己的身份,而众僧也不甚在意,都是佛门中人,所谓法号皆是虚妄。

在昙影日复一日的讲解中,金刚经的佛理已在大魏落地生根。这本经已非原汁原味的天竺经,而是以中华文化精髓为基的中华经,不再那么艰深晦涩,而是浅显易懂、直指人心;其中的佛理也不再是玄妙的天竺理,而是鸠摩罗什的佛法思想,已将佛法与中华文化揉捏在一起。

罗什两次与元同谋面,在元同的教唆下,罗什已彻悟,用译经来传习佛法,一部部中华经遂应运而生。

数千流民涌入平城,给寺庙和道观带来了热闹。困难之时拜神佛本是人之常态,但来人太多,神佛也难以招架,随后道观纷纷关门谢客,不掏银子决不开门。

好在佛门常开,给流民留下一个与神佛交流的渠道。眼见流民一个个面黄肌瘦,昙影于心不忍,便与寺院的僧侣商议,放斋饭给流民,以示佛祖普度众生的大慈大悲。

早年在大秦,昙影就混迹于寺庙多年,那个时候他是落魄的纨绔子弟是云仙,正是寺庙的斋饭让他得以活命。所谓同病相怜,看到这些流民,昙影想起了当初的自己,给流民一口饭吃,成了他不能释怀的夙愿。

原本,平城的寺庙没有施斋的传统,接受了昙影的建议后,僧人迅速行动,虽不免有些手忙脚乱,但终归都能开斋施舍。

寺庙施斋饭,这种消息不用传播,众人寻着味便能找得到。渐渐,城外闾里的流民少了,悉数跑到城中,基本都挤在寺庙。有些人索性就住在寺庙,好在已到盛夏,晚上也不冷,随便找个墙角便能睡上一觉。

尽管这里拥挤不堪,很多时候只能蜷缩在一起,但他们也愿意留下。在这里,他们不受他人的白眼,不会被他人嫌弃,仅存的那点尊严可免受践踏。

涌入这么多人,寺庙的存粮很快就告急了,昙影便四处奔走,做起了筹粮官。其实他也别无去处,无非是回到暂时落脚的齐王府,一番感人肺腑的陈述后,顺利把筹粮官的位置让给了齐王。

齐王也踏上了奔走之旅,频繁出入各级官员的府邸,讨一些施舍。虽然中山之围已解除,但拓跋珪希望儿子再接再厉,把所有流民悉数安顿妥当,所以并未收回拓跋嗣的钦差圣命。

钦差驾到,诸朝臣不敢有一丝怠慢,虽然已被拓跋嗣宰割得遍体鳞伤,但面对钦差提出的要求,他们也不得不甘之若饴。

饱腹之后,流民们便安静地听僧人习经,有时还能听到无名大师昙影的津津乐道,讲的是他虔诚修习的金刚般若经。一朝一夕之间,一斋一饭之余,流民们渐渐接受了佛家义理,佛教也开始真正在大魏生根发芽。

此前,寺庙也是开门迎客,号称来者不拒,有求必应,但光顾寺庙的多是达官显贵,他们带着金银而来,自然所求可应。对于穷苦百姓,他们身无分文,只有一颗所求之心,该如何应验?

彼时,寺庙不过是一个交换场所,用有所求换得有所应。

达官显贵占尽地利人和,其拥有的资源本就可满足欲求。他们到寺庙求的是天时,一种为其所获加持的天意,其本意不过是求个心安。有了心安,他们便不再担心求而不得,不必挂怀得而复失。最终,他们都会得偿所愿,不是因为神佛在护佑他们,而是因为他们拥有太多的资源,足以让他们的欲求实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