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神使355(1 / 2)

拓跋珪站起身,双臂交叉于胸,抬头望天,“天神啊!你老人家护佑天下苍生,这世间万事万物皆逃不过你的法眼。我拓跋珪何德何能,被你老人家选中,承担一统华夏的重任。天神啊!既然这是你的旨意,我必将殚精竭虑、昼夜不歇。

如今我大魏,地动山摇、洪水肆虐、民不聊生,国策推行亦有不畅,国家可谓摇摇欲坠。国事艰难如此,你老人家定是痛心不已,遂派来使者襄助于我。我在此感谢你老人家的天恩!”说着,他跪倒在地,叩首再叩首,全情演出可见一斑。

拓跋珪爬起来,继续表演,“天神啊!既然你老人家派来使者,他的所言所行必定是遵从你的旨意,我等奉命行事便是。”表演完毕,他迅即恢复了龙威,“众爱卿都起身吧!让使者讲讲,天神接下来有何旨意。”说罢,他送去一番秋波给元同。

“陛下—这—”元同一脸无奈,他本想帮助拓跋珪吓唬众臣,而拓跋珪却把他推到了阵前。他当然了解拓跋珪的心思,也知道如此会收到奇效,但这终究是诓骗众人,让他于心不忍。

拓跋珪看到了元同的难色,不免又一番眉目传情,但元同看上去仍不为所动。情急之下,他吼了一声,“诸位爱卿—”

群臣领会圣意,齐声说道:“还请使者示下,还请使者示下。”不知何故,群臣此刻突然变得无比聪颖,或许他们本就聪颖,只不过看起来大智若愚罢了。他们这一声吼并非全然发自内心,或多或少是被拓跋珪胁迫。事实上,他们也与拓跋珪一道胁迫着元同。不过,他们心中也笃定,元同成神之后定会胁迫他们。

一瞬间,元同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再次被神化了。

在终南山十二年,他的身份只有一个—师父的徒弟。走出大山不足两年,他已先后变换多个身份,农夫、匠人、斥候、山贼、狗头军师、神仙、逃兵、乞丐、登徒子、皇子、流民、情哥哥、刽神、正牌军师、客卿、舍人、师父、典农功曹、死人,如今刚刚活过来,又当上了天神的使者,回到了仙班。

人这一生即是如此,需要在不同角色中转换,但转来转去就会转迷糊。他们或许记得自己曾经是谁,却忘了自己到底是谁,及至终老,带着满腹狐疑,随灵魂飘散而去。

元同倒是清醒得很,心中牢记师父那句话—跟随自己的内心。他的内心始终未变,无论何人给他安上何种身份,他却始终紧紧握着自己。

虽然被拓跋珪抬举为天神的使者,但元同心里清楚,自己不过是个工具,皇帝能把他抬起来,也能把他踩在脚下。

明知被利用,元同却也甘之若饴。若能妥善安置流民,能推行改草为田,能使大魏国富民强,即便是一个人独自站在山巅,面对呼啸而来的寒风,他也义不容辞。这本是元同的初心,他始终没忘记自己是谁。

当然,他并不盲目,不想被摔得粉身碎骨,在接招之前,他还要想办法保全自己。

虽然当上了神使,元同并不想有任何改变。他拱手行礼道:“陛下,小人以为诸位大人需尽快在封地垦田,与老天抢时间。如此既施行了国策,又可让流民有用武之地,可谓一石二鸟。

至于如何垦田,诸位大人可寻求典农将军王洛儿的襄助。他此番带回六万人,垦出数十万亩良田,麦种也已种下。所谓农时不等人,诸位大人若有心为陛下分忧,需得披星戴月,夜以继日。”

“此策甚好!诸位爱卿,可有异议啊?”

“神使的号令,臣等绝无异议。”众臣憋着的那口气终于呼了出来,压在胸口的巨石也落了地,自己的性命终可得保。

“陛下,小人还没讲完。”

众臣一听,原本落下的巨石又压回了胸口,生怕这冒牌天神再生事端。

拓跋珪倒是心中暗喜,天赐良机收拾这群势利小人,还不用亲自上阵,只需作壁上观即可。他继续表演,一本正经地说道:“莫非天神还有指示?”

元同点点头,“陛下,小人以为,若想稳住流民,使改草为田之国策得以长期推行,还需要一道圣旨。”

“圣旨?”拓跋珪刚刚还在暗喜,让这个假神仙与众臣斗,自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没成想这假神仙一句话,又把自己拉下水。虽有不悦,既然已经开演,硬着头皮也要演下去,“使者需要什么圣旨啊?”

“陛下,并非小人讨要圣旨,而是这国策需要圣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