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清河的表象和真相367(1 / 2)

郡官们却如若针毡,还要再伺候一番小主子,这该如何是好?所谓没有打虎艺,何敢上山岗,郡官们一番细语,随后便有了对策。

他们精心规划了一条钦差路线,专走繁花似锦,而避开满目疮痍,再把钦差引到县衙,同样的戏码再演一遍,一切便可迎刃而解。规划需要实施,官吏们需要时间去布设,需得拖住钦差。

于是,他们做起了钦差威仪的文章,让东武城县官发动百姓为钦差送行,以体现全县百姓对圣恩的无限感激。

有百姓送行,崔浩自然不能一溜烟走掉,更何况这都是他的家乡父老,寒暄问候自然必不可少。借百姓送行拖住崔浩,郡守派小吏先行出城,安排钦差的行进路线。他们要与钦差比速度,更要与时间争光阴。

带着荣光,崔浩告别家乡父老,在郡官的带领下,前往下一个县。一路上有惊无险,虽不时出现荒废的耕田,但复耕的田地更多,还不时点缀着一片绿油油。

崔浩每每指着荒田发问,郡守都无比紧张,做贼心虚就是如此。好在他是老成有余,压得住阵势,一番说辞娓娓道来,也都糊弄过去了。到县衙后,还是如法炮制的戏码,没啥新意,也没有波澜不惊。

眼见为实,事实胜于雄辩,崔浩可以安心地离去了,如此才不辱皇命。他也想起了临行前父亲的嘱咐,让他多留几个心眼,免得被欺骗。此刻,他大可推翻父亲的判断,清河的官员并非那么不堪,事实摆在面前,他们的功绩是可圈可点的。在郡官的陪同下,钦差一行人回到清河城,稍作休整后,不日将返京复命。还未等崔浩启程,一个人出现在清河城,掀起了轩然大波。

其实,钦差大人崔浩出发的次日,车路头也从平城出发,身着平民装束,骑着快马,目的地也是清河郡。儿子离京之后,崔宏思来想去,总是放心不下,担心儿子太过稚嫩,被地方官吏蒙骗。于是,他找齐王商议,二人最终达成共识,再派人尾随崔浩暗访,堪此大任者非车路头莫属。

崔浩到哪里考察,车路头随后便跟到哪里;崔浩根据郡县官员的安排探访民情,而车路头则直接到田间地头、乡里村舍去暗访;崔浩看到了事实,那是官员想让他看到的,车路头也看到了事实,那是官员不想让崔浩看到的。

在崔浩准备回京复命之际,一身泥巴的车路头手持齐王令牌,大摇大摆走进清河郡府。有齐王令牌在手,无人敢阻拦车路头,但也无人知道这个满身臭味的乞丐究竟是何方神圣。

旁人一副不明就里,但崔浩却一眼认出了车路头。他诧异得很,不知车路头为何会出现在郡府,满身烂泥、臭气熏天,还拿着齐王的令牌。

车路头把一众官吏支开,与崔浩私语了好一阵,其实是他在说,崔浩在听。车路头一口气讲完了,现出满脸的轻松;崔浩则是一脸惊愕,憋得满脸通红。崔浩心中翻江倒海,自己所见与车路头所言大相径庭,显然车路头不会骗他,那么一定是这群官吏在骗他。许久,崔浩才缓过神来,大吼一声,把一众官吏叫进大堂,摆出一副面目狰狞。

官吏们心中一凉,眼看一个清秀少年变得如此青面獠牙,自知他们的谎言已被戳穿,自己面临的将是制裁与责罚。面对钦差的兴师问罪,众官吏是多方狡辩,死不认账。他们在做困兽之斗,决不能乖乖就范、如实交代,否则罪犯欺君,脑袋就搬家了。

不过,车路头也有准备,他带来了二十余个返乡流民,让他们进堂作证。看到钦差稳坐中庭,流民们不再恐惧,将自己的遭遇如实相禀。面对铁证,官吏们不再狡辩,而是找了些充分理由乖乖认罪,期望用自己的苦劳感动钦差大人,换得个从轻发落。

此刻,钦差崔浩的内心可谓波涛汹涌,责怪自己如此轻信他人,被这群人骗得团团转,更愤恨这些人的胆大妄为。他只顾着一个人生闷气,却不知接下来该做些什么。

突然,他想起了元同对他说的那些话—“怀着你那颗赤子之心,以保全百姓性命为目标,见恶人恶事而不愤怒,逢危险而不惊恐,处困境而不畏惧。对你而言,若能做得到这些,那便是大修行!”崔浩心中默念着“不愤怒”,强忍着怒火,不让它迸发出来。

许久,崔浩的心终于平复下来,这才有机会去思考,有能力做出正确的决策。按律,这些人本都该杀,但杀了这些人又能如何,这样就能保全百姓的性命?

崔浩无奈地摇摇头。他不知该如何定夺,便转身问车路头。车路头只回他一句话—“杀一儆百”。有此至理名言,崔浩不再迷惘,稍加审讯便知症结之所在—救命粮已被层层克扣。

崔浩倒是有些头脑,杀掉了占粮最少的那个郡官,以此震慑那群硕鼠。这一招果然奏效,自郡守以下,所有官员即刻交回了侵占的麦种,有胆小的还多交了一些。

钦差大人杀了侵吞救灾粮的郡官,此消息迅速传遍下辖各县。县官们也坐不住了,纷纷交出侵吞的粮食。崔浩还给他们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每人多交五成,算是体恤朝廷的疾苦,此事便不再追究。

几十升粮能换得自己一条命,这买卖太划算了,众官吏不敢耽搁,套着大车小车,把一袋袋粮送到钦差手中。流民得回麦种,赶在最后时刻种到田里,终于播下了生的希望。

清河郡的问题解决了,崔浩与车路头马不停蹄,前往周边各郡。同样的问题,同样杀一两个人,同样的问题解决路径,同样使百姓得以活命。虽经历波折,但结果也算达到了预期,崔浩的钦差之旅也算不辱使命。

启程回京复命,崔浩一路上闷闷不乐,心里想着经历种种,有些事情还是想不清楚,不知自己此番修的是什么。

车路头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心情畅快得很,不停与崔浩搭讪。见崔浩心事重重、反应冷淡,车路头便问他:“伯渊,你有何不悦,不妨说出来,我可帮你参详参详。”

“哎!朝堂如此昏暗,这大魏何时有晴天啊?”

“你心中若有晴天,这广袤大地何处不晴天呢?”

“如此境况,我心中怎能有晴天?”

“见乱而心不乱,于混乱中探出一条光明之途,那不就是晴天吗?若你心中烦乱,定会阴霾笼罩,有何动力去探寻光明之途呢?”

“是啊!得知他们诓骗于我,心中狂乱不已,险些一气之下大开杀戒。”

“杀人不能解决当下的问题,更不能安抚百姓。你此行的使命是安抚流民,而你的初心是救民于水火,有此初心,无需纠结他们是否诓骗于你。”

“他们可不仅仅是诓骗了我,而是置百姓疾苦于不顾,这与我的初心相悖,我焉何不愤慨?”

“你愤慨又能如何?与其怒火中烧,不如思考对策,而这‘杀鸡儆猴’便是对策。杀之既能达到目标,这只‘鸡’杀得值啊!他们的死是为你的初心献祭,虽有些残酷,不过也是他们咎由自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崔浩喃喃道,似乎有所思。

“这车马在心外,是那群猴和鸡,你杀了一只,喧闹即停歇;这车马也在心内,对喧闹充耳不闻,岿然无所动,你才有杀鸡之策。”

“岿然无所动?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所谓心远,难道就是这个‘无所动’?”

“正是!这就是师父所言的修行。秉此修行,践行初心,救民于水火,这不正是你师父所言的世间佛吗?”

“啊!”崔浩恍然大悟,“此中有真意!果然是此中有真意啊!”心有所悟,崔浩心情大好,不由得加快了步伐。

两个钦差先后回京复命,流民也确实得到了安置,国政也重回稳定。

钦差大人杀了侵吞救灾粮的郡官,此消息迅速传遍下辖各县。县官们也坐不住了,纷纷交出侵吞的粮食。崔浩还给他们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每人多交五成,算是体恤朝廷的疾苦,此事便不再追究。

几十升粮能换得自己一条命,这买卖太划算了,众官吏不敢耽搁,套着大车小车,把一袋袋粮送到钦差手中。流民得回麦种,赶在最后时刻种到田里,终于播下了生的希望。

清河郡的问题解决了,崔浩与车路头马不停蹄,前往周边各郡。同样的问题,同样杀一两个人,同样的问题解决路径,同样使百姓得以活命。虽经历波折,但结果也算达到了预期,崔浩的钦差之旅也算不辱使命。

启程回京复命,崔浩一路上闷闷不乐,心里想着经历种种,有些事情还是想不清楚,不知自己此番修的是什么。

车路头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心情畅快得很,不停与崔浩搭讪。见崔浩心事重重、反应冷淡,车路头便问他:“伯渊,你有何不悦,不妨说出来,我可帮你参详参详。”

“哎!朝堂如此昏暗,这大魏何时有晴天啊?”

“你心中若有晴天,这广袤大地何处不晴天呢?”

“如此境况,我心中怎能有晴天?”

“见乱而心不乱,于混乱中探出一条光明之途,那不就是晴天吗?若你心中烦乱,定会阴霾笼罩,有何动力去探寻光明之途呢?”

“是啊!得知他们诓骗于我,心中狂乱不已,险些一气之下大开杀戒。”

“杀人不能解决当下的问题,更不能安抚百姓。你此行的使命是安抚流民,而你的初心是救民于水火,有此初心,无需纠结他们是否诓骗于你。”

“他们可不仅仅是诓骗了我,而是置百姓疾苦于不顾,这与我的初心相悖,我焉何不愤慨?”

“你愤慨又能如何?与其怒火中烧,不如思考对策,而这‘杀鸡儆猴’便是对策。杀之既能达到目标,这只‘鸡’杀得值啊!他们的死是为你的初心献祭,虽有些残酷,不过也是他们咎由自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崔浩喃喃道,似乎有所思。

“这车马在心外,是那群猴和鸡,你杀了一只,喧闹即停歇;这车马也在心内,对喧闹充耳不闻,岿然无所动,你才有杀鸡之策。”

“岿然无所动?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所谓心远,难道就是这个‘无所动’?”

“正是!这就是师父所言的修行。秉此修行,践行初心,救民于水火,这不正是你师父所言的世间佛吗?”

“啊!”崔浩恍然大悟,“此中有真意!果然是此中有真意啊!”心有所悟,崔浩心情大好,不由得加快了步伐。

两个钦差先后回京复命,流民也确实得到了安置,国政也重回稳定。

钦差大人杀了侵吞救灾粮的郡官,此消息迅速传遍下辖各县。县官们也坐不住了,纷纷交出侵吞的粮食。崔浩还给他们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每人多交五成,算是体恤朝廷的疾苦,此事便不再追究。

几十升粮能换得自己一条命,这买卖太划算了,众官吏不敢耽搁,套着大车小车,把一袋袋粮送到钦差手中。流民得回麦种,赶在最后时刻种到田里,终于播下了生的希望。

清河郡的问题解决了,崔浩与车路头马不停蹄,前往周边各郡。同样的问题,同样杀一两个人,同样的问题解决路径,同样使百姓得以活命。虽经历波折,但结果也算达到了预期,崔浩的钦差之旅也算不辱使命。

启程回京复命,崔浩一路上闷闷不乐,心里想着经历种种,有些事情还是想不清楚,不知自己此番修的是什么。

车路头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心情畅快得很,不停与崔浩搭讪。见崔浩心事重重、反应冷淡,车路头便问他:“伯渊,你有何不悦,不妨说出来,我可帮你参详参详。”

“哎!朝堂如此昏暗,这大魏何时有晴天啊?”

“你心中若有晴天,这广袤大地何处不晴天呢?”

“如此境况,我心中怎能有晴天?”

“见乱而心不乱,于混乱中探出一条光明之途,那不就是晴天吗?若你心中烦乱,定会阴霾笼罩,有何动力去探寻光明之途呢?”

“是啊!得知他们诓骗于我,心中狂乱不已,险些一气之下大开杀戒。”

“杀人不能解决当下的问题,更不能安抚百姓。你此行的使命是安抚流民,而你的初心是救民于水火,有此初心,无需纠结他们是否诓骗于你。”

“他们可不仅仅是诓骗了我,而是置百姓疾苦于不顾,这与我的初心相悖,我焉何不愤慨?”

“你愤慨又能如何?与其怒火中烧,不如思考对策,而这‘杀鸡儆猴’便是对策。杀之既能达到目标,这只‘鸡’杀得值啊!他们的死是为你的初心献祭,虽有些残酷,不过也是他们咎由自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崔浩喃喃道,似乎有所思。

“这车马在心外,是那群猴和鸡,你杀了一只,喧闹即停歇;这车马也在心内,对喧闹充耳不闻,岿然无所动,你才有杀鸡之策。”

“岿然无所动?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所谓心远,难道就是这个‘无所动’?”

“正是!这就是师父所言的修行。秉此修行,践行初心,救民于水火,这不正是你师父所言的世间佛吗?”

“啊!”崔浩恍然大悟,“此中有真意!果然是此中有真意啊!”心有所悟,崔浩心情大好,不由得加快了步伐。

两个钦差先后回京复命,流民也确实得到了安置,国政也重回稳定。

钦差大人杀了侵吞救灾粮的郡官,此消息迅速传遍下辖各县。县官们也坐不住了,纷纷交出侵吞的粮食。崔浩还给他们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每人多交五成,算是体恤朝廷的疾苦,此事便不再追究。

几十升粮能换得自己一条命,这买卖太划算了,众官吏不敢耽搁,套着大车小车,把一袋袋粮送到钦差手中。流民得回麦种,赶在最后时刻种到田里,终于播下了生的希望。

清河郡的问题解决了,崔浩与车路头马不停蹄,前往周边各郡。同样的问题,同样杀一两个人,同样的问题解决路径,同样使百姓得以活命。虽经历波折,但结果也算达到了预期,崔浩的钦差之旅也算不辱使命。

启程回京复命,崔浩一路上闷闷不乐,心里想着经历种种,有些事情还是想不清楚,不知自己此番修的是什么。

车路头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心情畅快得很,不停与崔浩搭讪。见崔浩心事重重、反应冷淡,车路头便问他:“伯渊,你有何不悦,不妨说出来,我可帮你参详参详。”

“哎!朝堂如此昏暗,这大魏何时有晴天啊?”

“你心中若有晴天,这广袤大地何处不晴天呢?”

“如此境况,我心中怎能有晴天?”

“见乱而心不乱,于混乱中探出一条光明之途,那不就是晴天吗?若你心中烦乱,定会阴霾笼罩,有何动力去探寻光明之途呢?”

“是啊!得知他们诓骗于我,心中狂乱不已,险些一气之下大开杀戒。”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