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各怀鬼胎争你我405(1 / 2)

冬去春来,五原的麦苗如期钻出泥土,随风扭动身姿,誓与大地争光辉。大魏朝堂也是一片欣欣向荣,太子已去,他的余热早已尽散,取而代之的是蒸蒸日上的拓跋绍。

董谧,这个独眼怪物,自恃为大魏朝局的操控者,翻云覆雨的功力也与日俱增。搜捕拓跋嗣半年,数万兵卒搜遍了大魏的山沟树林,仍无所获,董谧不得不偃旗息鼓,他还有大事要做,把拓跋绍送上太子之位。

在董谧看来,太子之位早已是拓跋绍的囊中之物,册立不过是一个形式。此前,他并不急于操持此事,主要是担心废太子,直觉告诉他,拓跋嗣是带着阴谋而逃,则必然会带着阴谋而归。

本来拓跋珪已经忘了这个逆子,不想再劳民伤财大肆搜捕。但董谧却据理力争,他要代表正义,将拓跋嗣彻底铲除。

正义是什么?在董谧看来,得势为正,铲除失势者为义。没有一个失势者是甘心的,必然会找机会绝地反击,不铲除则后患无穷。他如是想,便如是做,最终却无疾而终。

暂且放下拓跋嗣后,董谧便将目光聚焦在拓跋绍身上,不过在他心里,二人的关系已然发生变化,此前他视拓跋绍为主子,而今这个主子已变成他到达权利巅峰的工具。既然是工具,他就必须打磨好,以备将来之用。

朝会上,董谧上奏,请立太子,众臣附议。

众人的设想是,皇帝会一口应允,然后请大祭司做法选定吉日,行册立大典,拓跋绍便顺理成章坐上了太子之位。但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拓跋珪并未立即应允,但也没有反对,只是面无表情地看着龙座下方的一颗颗人头。

拓跋珪共有十子,拓跋嗣被废,其余八子均不超过五岁,只有拓跋绍是太子的不二人选,目下他已别无选择。

众臣不解,如此明了之事,为何皇帝却在犹豫,他到底有何难言之隐?

拓跋珪确实有难言之隐,当年拓跋嗣和拓跋绍各领一群朝臣,两派相互争斗,他在暗中控制着平衡,如此这皇位坐得安生。

后来,拓跋嗣被封为太子,他的势力也渐渐做大,拓跋绍已无法对其形成钳制,但拓跋嗣生性温良,并未做出出格之事。而就是这样一个温良之人,竟率兵围攻皇宫,还意图谋反,想起此事,拓跋珪便感觉后背发凉。

拓跋嗣逃遁,朝堂上只剩下拓跋绍一股势力,还远比当年的拓跋嗣强大。

拓跋珪担心,若没有其他势力与拓跋绍抗衡,待其羽翼丰满,他这个父皇随时都可能变为太上皇,若是这仲儿心黑,自己也许会一命呜呼。

所以,对立太子之事,拓跋珪不设立场,也不表态;不应允,表示不同意,不言语,表示不反对,面无表情,表示圣心不悦,尔等无需再提此事。

册立太子未成,拓跋绍不免垂头丧气,他难过的不是没得到太子名号,而是父皇对他的不认可。他虽恶贯满盈,但早已悬崖勒马,想得到旁人的认可,更想得到他们的赏识。

有如此心境,表明他已真的改邪归正,从不入流晋级为入流。如此变化是何时发生的,拓跋绍不甚清楚,或许是勒马那一刻,或许是调转马头那一刻,而越是到后来,其心中被认可的期盼越是强烈。

表面上看,拓跋绍是通过旁人的视听,以正自身,典型的孺子可教。

事实上,他所关心的只是旁人眼中的拓跋绍,旁人口中的拓跋绍,此拓跋绍是旁人掺杂了利害,倾注了爱恨,在内心随意勾勒的拓跋绍,而非彼拓跋绍,那个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拓跋绍。

通过旁人的眼睛照见自己,拓跋绍显然已迷失了自己,成为一个忘我之人,芸芸众生中一乌合。

董谧无暇顾及拓跋绍的心境,倘若此厮果真忘我,他倒是乐得见,无需他劳神想着该如何摆布这个未来的天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