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去清河,杀万人416(1 / 2)

离开皇宫,董谧匆匆赶到清河王府。这里早已戒备森严,一副剑拔弩张,随时准备打一场恶仗。见董谧回来,拓跋绍速将他迎入内庭,关上门,瞪着一双期盼的小眼睛,问道:“如何?”

董谧仰着头,黄金面具露出自豪的神色,“无碍,一切尽在掌握中。殿下速做准备,与我去清河平叛。”

“父皇果然信以为真?”

“有天神在,由不得陛下不信。”

“仙长果然神人也!如此,我是否可将万人送回宫中?”

“不可,万万不可,在诞子之前,殿下只能将她藏在王府。”

万人为何在拓跋绍的府中?为何他府中如此戒备森严?这还要从大祭司一命呜呼说起。

大祭司归西之前含含糊糊说的那句话,不仅被拓跋珪和大内官听到,几个小内监也听到了,他们年少耳聪,听得更为真切。

小内监中,有一人已被董谧收买,他每日都会给董谧通风报信。拓跋珪的饮食起居,心情如何,头痛病何时发作,何日秘密召见了臣子,哪一日临幸嫔妃,事无巨细,小内监均报与董谧。

与大祭司一样,董谧也长期混迹于皇宫,侍奉拓跋珪左右,小内监报信方便得很。此番涉及到清河王的身家性命,正是小内监邀功领赏的绝佳时机,怎能不速报董谧。

按大内官的吩咐,小内监将大祭司的尸首扔到殿外,迅即跑到董谧的独院报信。他不放过任何细节,将自己的所听所见一一讲来。

董谧听得心惊肉跳,直呼要命。他一再询问小内监,“大祭司所言要戕害陛下的人,是清河还是清河王,到底有没有那个“王”字?”

“有。小的是有名的顺风耳,不会听错的。不仅是小人,连大内官也听到了。”

见小内监如此肯定,董谧吓得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哎呀!天要亡我,天要亡我啊!”。他没了神气,瘫在地上,像一坨牛粪。

“可是—”

那坨牛粪突然找回了元气,“可是什么?”

“陛下好像只听到了‘清河万人’四个字。”

“果真如此?”

“正是。大内官还提示陛下,他听到的是‘清河王’与‘万人贵人’,但陛下责骂他是无稽之谈。”

“好,甚好!”董谧站起身,恢复了原型,“今日你立了大功,我必重重有赏。”说罢,他拿出一袋银两,递给小内监,又从怀中掏出一粒丹丸。

曾几何时,董谧专门为皇上炼制丹药,一粒丹丸弥足珍贵,堪比黄金,有时他便用丹丸做礼物送与他人。但送得多了,这丹丸便不值钱了,况且多数人以为这丹丸无甚作用,吃多了还会中毒。

董谧不以为然,送礼无人要,便常赏赐给他人,那些人没见过什么世面,听说这丹丸是皇帝吃的,必然将其视为宝贝。

小内监接过银两和丹丸,一番千恩万谢后转身离开,找个僻静角落,把丹丸扔掉。

打发走小内监,董谧不敢耽搁,来到万人的寝宫,将拓跋绍从床帏上拉下来,“殿下,大事不妙。快快穿上衣物,我有要事相商。”

董谧这般无礼,拓跋绍有些不快,但也能感受到事态的紧急。他一边整理衣衫,一边问董谧:“仙长,有何要事?莫非是塌天之事?”

“哼!天塌下来,有高山顶着。人头落地,殿下要拿什么来顶呢?”

“人头落地?”拓跋绍不由得紧张起来,“到底出了什么事?你快些讲来。”

“今夜,大祭司在宫中被人所刺,死在长寿宫。临死之前,他对陛下讲,你与那万贵人要杀陛下。”

拓跋绍一惊,全身不由得僵直,未扎紧的大袴险些掉了下来。“大祭司是被谁所害?他为何要对父皇说这些?我并未开罪过他啊!”

“唉!殿下还不知吗?这是有人在陷害你。有人刺杀大祭司,并嫁祸于殿下。大祭司怀恨在心,死之前在陛下面前诬告你。这不是很清楚吗?”

“一个神棍,一面之辞,父皇怎会信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