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威震山河89(1 / 2)

李过率领的骡马队伍先行一步——这是乞活军临时组建的骑兵队伍。

与其说是骑兵,不如说是骑在劣马、骡驴上的步兵。

他率领数百“骑马队”迅速跨过数十里赶到作战现场。

视野中渐显残破的官兵营地,李过便嗅到空气中弥漫的死尸与焦糊混杂的恶臭味道。

空气像是被大火炙烤数个时辰,明显存在一道划分高低的温度墙,前面是炎炎夏日,后方是寒凉深秋。

他骑着战马继续向前,双目所见皆是官兵与牲畜的尸体。

破败的马车倾倒,燃烧未尽的旗帜随风飘扬,燃烧过后的帐篷、篝火冒出黑烟,各类死状的官兵横七竖八地躺着,新添重伤的战马躺在地上发出哀鸣。

这些都是乞活军八百勇士的杰作?

他策马在尸横遍野的战场奔腾,仔细寻找乞活军老兵的身影,每隔百十来步就能看见乞活军老卒结伴的身影。

几人拖拽着丢盔卸甲的俘虏慢慢走回,几人把一堆捡来的玩意丢进包裹,几人把俘虏压在身上倾泻老拳,还有一些人勒令俘虏替他们抗着大小包裹,甚至有人认得李过的样子,抬手向他挥手问好。

他们每个人额头、胳膊上都缠绕着白布。

尽管布条已被鲜血、泥污染成黑灰,但李过还是从这些人的共性看出,这就是乞活军——

因为他们在殴打俘虏。

没错。

乞活军虽然以“佛军”著称,但那是与军纪败坏的官兵相比,并不代表“佛军”士卒没脾气。

他们很少杀死投降的败卒,除非收不住刀兵,而暴揍俘虏是他们最爱的发泄方式。

按照乞活军的话说,饶败卒一命已经是他们最大的仁慈,不然敌兵打之前嚣张疯狂,打输了投降就能活命,那也太舒服了吧,总得给败兵一点苦头吃吃,告诉所有人与乞活军为敌,一定会付出代价。

对于被打的俘虏来说,挨骂挨揍还算过得去,只要不杀他们做什么都成。

随着时间推移,乞活军主力步卒逐渐赶来,而散落四处的乞活军老兵也陆陆续续押着俘虏回来。

只是这乞活军老兵的数量有些不对劲,人数变多了?

李过揉揉眼睛,凭借捆绑白布的明显特征,多点数几次,还是不对。

明明是八百勇士冒死出征,结果细数一番竟有一千多人。

每个乞活军老卒都拥有不同常人的气质,与官军放在一起就好像狼与狗,前者悍勇凶猛,尾巴向下,一眼就能分辨。

这好比武侠小说里看见熟悉的招式,便知道出自何门何派,看见“铁山靠”就知道出自坤拳,想不认识都难。

怎么打个仗,不仅没死人,还快多出一倍?

总不可能多出来的老兵是泥地里冒出来的吧?

李过摇摇头,实在摸不透乞活军的做事路数,他们一会正经悍勇,一会滑稽搞怪,每次做一些惊世骇俗的事,却总能给他们办成。

昨夜八百老兵夜袭官军大营,不仅取得酣畅胜利,还打着打着多出几百人兵力。

难道乞活军真是天命所归,做什么事都有神明庇佑么?

有了乞活军主力的协助,清点物资、整编降卒的相关事宜处理的很快。

此战,八百乞活军老兵击溃数万官军,打伤打死七千人,俘虏一万八千人,逃走的兵马不计其数,而自身伤亡却是原地新增四百人,战后乞活军老兵还剩一千二余。

缴获的粮草足够数万大军吃一个月,慢慢收拢回来的马匹驴骡也有四千余匹。金银细软,牛羊鸡猪,兵器甲具,马车板车,以及帐篷旗帜等物资数不胜数。

联军分配战利品的时候,李过有些尴尬。

息县守城之战时,他没能参与,因为他属于主力部队,随时准备与官军野战。

夜袭官军营寨是乞活军绝对心腹的“自杀式”突击冒险,他又没能出战,因为这是不确定的袭扰作战,带上主力也不合适。

他左思右想都想不出自己有什么资格分配战利品,唯独定期押送粮草物资到县城,算发挥了一位“运粮官”的职责。

饶是乞活军大帅们不计较这些细枝末节,要给他记功,他也没脸笑纳给他的钱粮和兵员。

于是在李过再三拒绝之下,乞活军只好笑纳所有俘虏,以及大部分钱粮物资,只给李过部众分配了一些钱粮与兵器奖励。

乞活军从一万八千俘虏优中选优,挑选九千编入作战部队,剩下的全部打散重组,暂时关押在各县的俘虏营强制劳动一段时间。

等俘虏们值得信任时,再给他们分配土地展开军屯。

如此一来,除开李过所部,乞活军全体战斗部队已达到两万七千余人。

“是否休整一日再渡河解除息县之围?”李过指出眼下战斗还没结束。

“不,息县战事已经结束,我军大获全胜。我军通过息县挖通的密道抵达城外,与我军夜袭官军的时刻相同,他们也在同一时间袭击围城军队并得手,此时也在收编败卒、清点战利品。”

“解围了,息县也赢了?”

李过疑惑不解,他与乞活军主力一直驻扎在光州,除了先前收到消息,声称士绅地主们蠢蠢欲动,即将组织族人乡勇暴动,所以派人疏散了周边百姓。

其次便是凌晨,乞活军大帅要他做好出发的准备,天还没亮就率军出发。

除此之外,他与乞活军几个大帅一直,这些天都没收到息县更新的战报。

为什么?

乞活军大帅总能这样,像是使用秘术一般,没有传令兵报信,就完成信息交流?

“哈哈哈哈哈……息县解围,官军溃败。此战我军大获全胜,一战解除豫南危机,这下官兵只能退守城池,半个河南都是我乞活军的囊中之物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