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古代大阅299(1 / 2)

  那士卒却倔强地不肯往回退,梗着脖子道:“我不是独生子,我就不是独生子!”这时,他的身后还有人跟着喊道:“国家是我们的父母,全国亿万人民,都是我们手足姊妹!我们不是独生子!”

  将领无言以对,大雨滂沱,他静静望着面前每一个站得笔直的年轻士兵,这些人的年岁大多都在十八九、二十出头,红了眼眶。

  而那一声声“吾非独子”的呼喊,也令嬴政久久不曾回神。

  先前,视频中总说“子弟”兵,如今倒也知道来处了,这些士卒与秦卒不同,没有“良家子”与“士族之后”的分别,他们在入行伍之前,全都是平民黔首,所以他们相互认同、彼此之间并无隔阂。

  因大秦是半农半兵的国家,秦卒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黔首、少年与犯人,当然也有贵族与世家,所以因身家背景不同,便也生出了派别,果然后人的世道能成为如今他们看到的样子,都与当初立国时翻天覆地的变革有关系——嬴政对他们推翻了帝制倒没有特别大的抵触。

  毕竟“皇帝”这个词是他创造的,他骨子里自然也是翻天覆地、不愿因循守旧的一个人,因此,他能理解两千多年后帝制的消亡,便如同他统一六国、消亡了诸侯争霸的时代。

  这样的消亡并不可憎,仙迹曾说:“先进的社会制度”,不错,他消亡了约持续了五百年的诸侯之争,结束了漫长的混沌与乱世,大秦如崭新之日月,自然也是“先进”的。

  两千年了,后人有了新的“先进”制度,便也显得理所应当了。嬴政并不打算效仿后世的制度,自然也不会恐惧,仙迹带给他最紧要的便是“霸王道杂之”这句话,他相信他会带着大秦走得更远。

  扶苏已经被他赶去了北郡,与蒙毅一同驱逐黑水之畔的蛮夷,先前仙迹说到那明朝的永乐大帝,他如何从一个普通的皇子成长为铁血强大的帝王,除却他的天分,嬴政认为还有两处是极为紧要的:

  一个是他少年时离开宫闱体验民情,因此他看过帝国的土地上生活着怎样的一群人,他知晓百姓的困苦,这使得他不会受官员蒙蔽。

  另一个便是他青年时便戍守边疆、领兵作战,不仅熟知兵事,严酷的沙场也磨砺了他坚韧勇毅的性子。

  永乐帝的靖难之役对嬴政的启发极大,他甚至在想,若是扶苏也曾有永乐帝这样的经历,历史上赵高与李斯矫召送到上郡,或许他便能够如永乐帝一般,把那狗屁不通的诏书撕碎,抽剑直接刺死信使,与蒙恬一并嚷着“奉天靖难”之后率领三十万秦军杀回咸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