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对策90(2 / 2)

这时,李建国突然发言,他多年的经验在这一刻体现:</p>

“秦总工,尽管岗位不同,我作为工人工作这么多年,对于热轧工艺的理解也不无裨益。</p>

我认为重复发生的过热问题是加热区出的毛病,多次过热意味着那里存在问题。”</p>

总工微微点头,赞叹之余略带肯定:</p>

“李主任真是自成一体,凭借自学也能打造出水电项目,虽然你从未涉足加热阶段,但这确实揭示了一个事实——钢材裂开确是出自加热段。</p>

但关键是我们拆解了数遍,始终没有找到症结所在。”</p>

说到这里,他又叹了口气。</p>

他们都懂技术问题的本质,但也深知解决问题的道路往往艰辛无比。</p>

但是问题在于,他们知道问题所在却又找寻不出解决办法,这种失败感一度动摇了他们对资产专业性的信任。</p>

李建国明白,继续委婉地提示可能会让他们一头雾水,所以他也决定直截了当。</p>

他斟酌言辞后道:“秦工,既然已知问题出在加热阶段,设备本身没问题,那么,会不会推送系统存在问题?比如推送台不平可能使热流通道受阻,或是推送过程中的顿挫造成了局部过热和其余部分冷却不均呢?”</p>

这一番话说得很专业,就是初级工程师也理解了李建国的意思。</p>

听他这么一说,十名工程师都不由得紧张起来。</p>

总工秦也恍然大悟道:“对啊,如果不是加热系统的错,那就是推送设备的问题了。”</p>

随后,他表示由衷感谢:“李主任,你真解决了我们 烦,我们这群工程师聚一起,都不如你的一个提示管用。</p>

您的经验丰富确实非比寻常。”</p>

“客气了秦工,现在我们需要立刻打开设备检查,查清楚是不是推送设备的问题。”</p>

李建国保持着微笑,他知道即使心里有了定论也不能轻易表露出来。</p>

团队里其他人已经迫不及待了。</p>

这个问题已困扰了他们数月,多次分解都找不到根源。</p>

这次听到李建国的指点,他们意识到可能是因为思路局限。</p>

在确认加热设备没问题后,怎么就忽视了推送系统呢?</p>

庆幸的是遇见了李建国,否则他们可能会无尽纠缠在同一个问题上,甚至质疑自己的专业性。</p>

秦总工随即下达指令:“迅速组织人员进行解体。”</p>

机器很快就打开了,众人围着仔细检查。</p>

问题虽小不易察觉,不然早有发现。</p>

直到用尺度量时,才发现推送平台确有微弱的失衡,这就使得推送过程 现小的误差,随着时间累积,错误变大,最终导致钢块过度靠近加热炉过热,加上推送棒停顿产生的加热不均匀问题。</p>

看到事情正如李建国所述般明朗化,总工和其他工程师不禁对他的观察入微和分析力表示钦佩。</p>

此前,包括总工在内的他们对高级技术工的尊重略有不足,觉得他们可能只是技能熟练罢了。</p>

然而今朝相见,他们意识到自个儿确实目光短浅,十个工程师合力探索多月也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人一眼便看出了症结。</p>

“李主任,我对你是真佩服。</p>

这个问题缠绕我们三个月,毫无头绪,若非今 的在场,可能还要拖延更多时候。</p>

如果自助设备研发成功,这其中也有你的关键贡献。”总工秦握紧李建国的手,无比激动和感谢。</p>

他的行动还纠正了他们先前对高级技师那种轻视心态。</p>

李建国笑道:“秦工,是不是我们的功劳还需要等待设备开发完毕后来说,我们现在只是找出问题所在,不过想要解决却并不轻松。”</p>

正如他所言,比如推杆不平整的情况并非源于质量不佳,而是由于国产设备的基本标准或铸造工艺的局限。</p>

他们的竞争对手可能能在平整度上达到10分,而他们能做到的不过是3或4分。</p>

并不是不努力,而是能力上有差距。</p>

秦总工程师深思这一点后赞同地点点头:“说得是,我们从前从没想到推送设备竟会有问题。</p>

主要是我们当时的验收并未发现问题。</p>

但现在看起来,我们在制定标准上就已经落后了太多,与进口货明显不在同一级别。”</p>

旁边的另一位工程师也附和道:“我们的设备压根就没有精准铸造工艺,想要改进得提高所有设备的制造精度。</p>

但我们若想仅靠运气,通过大量生产挑选,无疑将耗费时间并造成材料浪费。”</p>

“让我试试吧。”</p>

李建国自告奋勇地说。</p>

虽然大型推杆这种物件不是钳工车床的擅长领域,然而李建国的”像素眼”至少能像一把测微尺,指导熔铸车间的工人尽可能缩小误差。</p>

“师父,您能行吗?”</p>

秦工的女儿秦晓丹问道。</p>

她的语调带有疑问,但眼中充满期待。</p>

周围的人虽然知道李建国并不是锻工,仍给予了他莫名的信任。</p>

李建国保守道:“应该会有希望,姑且试一下,不行咱们再另想对策。”</p>

他自己并不自负,毕竟具体执行的是车间工人们,他能做的只是一个外部观察员。</p>

此刻并无更好的对策,众人只能信赖李建国的好奇心和勇气,决定让他说干就干。</p>

接下来就是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因为他在研发中并非主要角色,所以首先要向他讲解推动设备的技术细节。</p>

李建国以其独特的技艺,不仅理解和操作机器运转自如,就连这些零配件也都一目了然,甚至还能发现改进的余地。</p>

然而,主体装置已完成,改动对设备运行帮助有限,因此他选择了照原定设计开始锤锻。</p>

与李建国协作的是熔铸车间的一名八级大师傅,全车间也只有三位而已。</p>

八级工果然值得信赖,在李建国的协助下,两次锤锻就锻造出一枚达到要求的推杆。</p>

秦总工程师及团队紧锣密鼓。</p>

那天夜晚全员加班,组装设备后,第二天黎明时分就展开新一次测试。\"</p>

李建国依然在一旁观摩,待一整个测试环节结束后,尽管坯料尚未出炉,他已经确信加热步骤已经顺利完成。</p>

不出所料,三段式加热炉顺利排出光洁完整的钢坯,色泽与采用进口设备加工的效果如出一辙。</p>

“成了!我们做到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