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师生情深互惦记 老父相中好儿媳15(1 / 1)

常敬贤走出窑洞,想看看谁在说话,原来是王栓住、乔毛豆、郑欢喜、郑水芹几个考上镇中学的学生从下面的坡路朝这里走来。这几个学生今天要去镇中学上学,毛豆给常老师带了点饸饹,郑水芹给常老师带了几个煮熟的鸡蛋,他们几个打算把东西送给常老师后就去学校。常敬贤说他今天也要去镇上买点东西,早饭已吃过了,就让他们把饸饹和鸡蛋拿学校自己吃。毛豆和郑水芹硬给常老师放下,说常老师从镇上回来就当中午或下午饭吃,常敬敬没办法只好收下。常敬贤就和几个学生聊起中学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问他们学习有没有压力?生活是否习惯?学生们都表示学习是有压力的,努力努力也能跟上。生活上是苦点,每顿都是开水泡馍,就点自己带的菜,有时没菜就给干辣椒面拌点盐当菜。这些生活上的苦同学们说也没什么,习以为常了,山里去的孩子大都是这样的。山外学生大多在学校饭堂吃饭,有的在饭堂吃一顿,有的吃二顿,有的全天都在饭堂吃,在学校饭堂搭灶吃饭是要给饭堂交钱和粮的。凹里村人家都很穷,每月给他们拿点生活费是比较困难的,他们大都自带干粮,也就是家里给他们烙的馍,烙的馍水份少,存放的时间能长点,但保管不好或天气太热时,馍也有提前坏的,他们就得再回家去取馍。到了秋季,他们还带点红薯、煮的苞谷棒子等。他们每个礼拜六下午回来,礼拜天带上一周的馍再去学校。毛豆说有个礼拜天,他们去学校时,从家出发的时候天气晴好,但走出山口时下起了雨,他们都没有带雨具,几个人就加快脚步赶路,半路也没有躲雨的地方,雨越下越大,到学校后,衣服全湿了,雨水把馍也淋湿了。他们就把床板上的被褥卷起来,在床板上把馍晾开,有部分馍都成碎渣了,看来这礼拜中间他们都都要回家多背一趟馍了。把馍晾好后,再去学校锅炉房把衣服烤干。学生们说生活虽然苦点,但他们是不怕吃苦的,因为心里有希望之光。常敬贤小时候是吃过很多苦的,他很同情这些学生,他对学生们的吃苦精神表示钦佩和赞扬,鼓励他们说:“你们现在吃苦,是为了以后少吃苦或不吃苦。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几个学生感谢常老师对他们的教诲和鼓励。师生们说了一会话,就一起出发去镇上了。

常敬贤看郑水芹背着馍,手上还提个布袋子,就从郑水芹手上接过袋子。郑水芹说:“谢谢常老师。”常老师:“袋子里是什么?”郑水芹:“是煮的鸡蛋。”常老师:“你们现在正是长身体、用脑子的时候,是该增加营养,多吃鸡蛋好。”郑水芹笑笑说:“是给班上的同学拿的,一些同学要吃我家的土鸡蛋。”常老师笑着说:“那你真有爱心,送给同学这么多鸡蛋。”王拴柱在旁边笑着说:“她这是给自己挣钱呢,她才舍不得白送别人鸡蛋呢。”王拴柱说完其他几个同学都笑了。但王拴柱马上意识到自己很不该说后面的话,不好意思地摇了下头。郑水芹怨恨地看了王拴柱一眼,同时脸也红了。常老师笑着说:“我吃了你们的铪饹和鸡蛋都没给你们钱,一会给你们。”郑水芹先急了,赶紧说:“我是送给您的,这只是我的一点小心意,哪敢收您的钱。”毛豆也说:“这点东西算个啥,您的恩情我们报答不完。”其他几个同学都说常老师为他们付出的太多了,吃了太多的苦,怎么报答常老师的恩情都是应该的。常老师也就没有再提给郑水芹和毛豆钱的话,只说到:“你们学习好,有出息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他趁大家不注意,悄悄从自己衣服口袋掏出些钱,放进了郑水芹装鸡蛋的布袋里。过了一会,常老师对毛豆说:“毛豆老师替你背会馍。”说着就用手去拉毛豆肩上的馍袋子,毛豆忙说:“不用,没有多重。”师生几个边走边说着话,不知不觉就到了镇上。常敬贤把鸡蛋袋子递给郑水芹,师生相互告别,学生们去学校,常敬贤就去买他需要的生活用品去了。

又一年一度的升学考试成绩出来了,今年也有四个学生考上了镇中学,还是不错的,学校师生和上级主管领导对学校的成绩也给予肯定。

不久上级部门准备调常敬贤去县城一重点中学,再给凹里村学校另派一位老师。学校刚有点起色,有人就来挖学校的墙角,师生们都担心常老师如果调走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又会和以前一样了,新来的老师肯定不如常老师,也可能来了呆不了几天就会走了。黄校长忧心仲仲的去找常敬贤,常敬贤如果要走,他虽不舍,但也不能阻拦,怕耽误常敬贤的前程,常敬贤不走那就太好了。他想看常敬贤什么态度?常敬贤说他是为这里山区的孩子而来的,其它地方的学校他不去。黄喜年老师听了这话,心里一下就轻松了许多,他是最不想让常敬贤离开这里的。他就向上级领导汇报了常敬贤不愿离开凹里村小学的态度,后来有人还找常敬贤做工作,但常敬贤还是婉言谢绝了。

前两天,常敬贤接到城里哥哥的信,信中说父亲要来他这里看看,让他礼拜天去镇上汽车站接一下父亲。今天是礼拜天,他很早就起来吃完饭就去镇上了,在车站等了快两个小时才接到父亲,他和父亲到镇上转了转,买了点东西,就和父亲回到凹里村小学。

父亲来到这里后,在附近到处转了几天,村民们和学校老师都对常老爷子十分热情和友好,常老爷子和李云山等几个人还成了朋友,没事就在一起聊天。

一天晚饭后,父亲问常敬贤:“这个地方交通不便,清贫荒凉,你真打算就一直在这里教书?”常敬贤笑着说:“爸,您有啥指教?我听您的,当时来的时候我给您和我哥说过,这里一下少了三个老师,学校教学工作不能正常开展,但我还真没认真想过是不是长期留这里。”父亲没有任何表情地说:“这事你可能也想过的,你不要有其它顾虑,你现在给我说说你今后的打算。”常敬贤说:“爸,如果没有您收养我,就没有我的今天,能活下来都难说,我这一生一定报答您,孝敬您。您如果让我离开这里,我会听您的。”父亲说:“你哥俩长大成人懂事后,只要干的都是正事,我都不会反对,只要你感觉是对的,我也没有啥要说的。我不在乎你俩能当多大的官,挣多少钱,不论在哪里,干啥事,只要你们愿意就行,但干的必须是正经事。”常敬贤没有立即说话,父亲也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常敬贤说:“爸,要不我回城里找个工作,您年纪大了,我曾说过我为您养老,您感觉在这里生活不方便,我可以在山外或城里找工作,为您养老。”父亲说:“你不要为我着想,我啥苦都吃过,我是要你为你以后想想。”常敬贤:“我觉得这里的孩子很需要我,看见他们,就想起我小时候。人在最穷困的时候,如果有人能帮助一下,也许会改变他一辈子的前途和命运,就像我一样,是您改变了我的命运,我才有了今天。这里的小孩和我以前差不多,我想让他们好好读书,使他们有个更好的人生,改变祖辈贫穷的命运。”父亲沉黙了一会,笑了笑说:“好,你的想法好。这个地方是艰苦清贫,交通不便,但这里人朴实,地方清静,空气好。现在你哥俩都大学毕业有了工作,咱们又不愁吃不愁穿的,我也不要你们孝敬我啥,我的生活很简单,不给你们有啥要求。我现在最操心的是你的婚姻,你在这里教书城里的女子是不愿意来的,而这里的女子你可能也看不上,这是最难的。如果你要在这里待下去,我看那个小郑老师很不错,你感觉咋样?我看她对你也很好,你若不长久在这里,那就算了,你若长久在这里,我看她挺合适,你也年龄大了。”常敬贤说:“这事让我再想想。”父亲没有再说这事,过了一会,父亲又说:“我想和你李叔一样在附近开点荒地,种点菜,即能活动活动身子骨,还能吃上新鲜的菜。”常敬贤笑着说:“这样很好。我们一直把李云山叫李大爷呢,刚来这里时,看面相感觉他年龄挺大的。”父亲也笑着说:“他比我大十五六岁,我叫他老哥,你应叫他李伯伯。”常敬贤之前把李云山当年如何帮助照顾他们几个同学的事给父亲说过,所以,父亲这次来第一个就和李云山交上了朋友。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常敬贤和父亲在学校附近开挖一片荒地,父亲准备在这里种些蔬菜。父子俩挖了大约十几平方米的地,这时父亲一看也快到吃中午饭的时候了,父子俩就收工回去准备做饭,吃过午饭休息休息,下午再把地边的几棵酸枣树挖掉,菜地也就差不多挖好了。

吃过午饭后休息了一会,父子俩就把那几棵酸枣树挖掉,把菜地基本整理好,回来常敬贤挑了两桶水,父亲就蹲在窑洞前洗他俩换下来的衣服,干活时两人的衣服都弄脏了。常敬贤就在窑洞看书。

“常伯伯,您在洗衣服。”常老爷子抬头一看,是郑夏妮来了,就说:“妮子你来有事吗?今天是星期天,不在家休息休息?”郑夏妮笑着说:“我随便转转。”说着放下手中的大布包,蹲在常老爷子跟前,把两手的袖子往上一挽说:“常伯伯,您去休息,衣服我来洗。”说着就把常老爷子脚边的洗衣盆拉到她跟前,动手就洗起来了。常老爷子笑哈哈的说:“妮子真勤快能干,能有妮子这么个闺女就太有福气了。”郑夏妮边洗着衣服边笑着说:“那我就给您当闺女吧。”常老爷子说:“那咋行呢,你父母咋能舍得。”这时,常敬贤从窑洞出来笑着说:“你这是星期天义务劳动来了。”郑夏妮看了常敬贤一眼笑着说:“要不你给我点劳务费。”常敬贤也笑着说:“星期天都是义务劳动。”

郑夏妮干活是很麻利的,不一会就把两件衣服洗好了,拿去晾在窑洞旁的晾衣绳上。她发现一条裤子的裤腿处烂了个口子,就说:“常伯伯,这裤子挂烂了个口子,等干了之后,我给您缝一下。”常敬贤笑着说:“我还有个上衣掉了个扣子,到时也给我缝一下。”郑夏妮说:“好的。”郑夏妮晾好衣服,回头看常伯伯不见了,就问常敬贤常伯伯去哪里了?常敬贤说父亲去菜地了。郑夏妮拿起她提来的布包,交给常敬贤说:“给你和常伯伯拿点洋槐花,我刚和荞荞在她家树上捋的。”常敬贤说:“你家人多,留着你们吃吧。”郑夏妮说:“我捋了好多,拿点你们吃,香的很。”常敬贤笑着说:“那就谢谢了,我也爱吃洋槐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