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朕的救命恩人,你在哪里?4(1 / 2)

许显纯在犹豫,不知道如何回答。

一方面,功莫大于救驾,这个神秘小旗救了皇帝的命,立下的是不世功勋!

另一方面,他拿了一面伪造金牌,混进西苑——矫诏!

最轻最轻,也是杀头的罪过。

这话没法回答。

可是皇上问了,不照实回答就是欺君之罪……

许显纯咬牙道:“是,那个小旗确实是拿着伪造金牌混进西苑,罪臣御下不严,手下没有见识,竟被一块假金牌给骗了,罪该万死!”

假金牌?就不能是真的吗?

天启皇帝没有说话,陷入了思索。

守卫西苑的锦衣卫,那是什么人?天子近卫!都是吃过见过的。

天启皇帝已经看过他们的供词,全都一口咬定那块金牌极度精美,必定出自皇宫大内的一流金匠之手。

一个总旗的供词上甚至说道,金牌上数十根龙须,根根清楚,已经不是凡人能制造的程度。

正因如此巧夺天工,守门的锦衣卫才会两次都是跪倒在地,立即遵“旨”。

一门通,门门通,木匠和金匠,都是手艺活,作为大明最顶级的木匠,天启皇帝知道伪造这样一块金牌的难度有多大,难如登天。

许显纯说,根本没有什么“如朕亲临”的金牌,都是戏台上瞎编的东西。

这话,并不对。

天启皇帝沉迷木匠活,曾经多次翻阅历代御用监的档案记录,寻找木器制作的灵感。

因此,天启皇帝曾无意中在卷宗里,看到了一件已经没人知道的事情: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经命人打造过一块刻着【如朕亲临】的金牌,赐给当时的太子朱标。

只是朱标后来英年早逝,靖难之役后,这块金牌也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无人知晓。

若不是天启皇帝醉心木工,翻看御用监尘封了二百四十多年的卷宗,也不会知道有这么一块金牌。

卷宗中记载,该金牌“长五寸、阔三寸,正镌蟠龙盘旋虬枝雄伟非常,龙须数十缭绫诚鬼斧神工。龙下阳文四字‘如朕亲临’。上甚喜,嘉以‘仙工妙手,非凡夫操刀可及者也’之语。”

这不就全对上了嘛!如朕亲临,无比精美,尤其连“几十根龙须根根清楚”都对上了!

天启皇帝收拢思绪,再次低头凝视着扳指上那点救命恩人留下的血渍。

他几乎可以肯定,这个救了他的神秘小旗,拿着的那块“如朕亲临”金牌,就是太祖高皇帝当年雕铸的那块金牌!

可是,救命恩人是如何拿到这块金牌?又是如何准确预知,朕会落水,从而及时出现救下自己的呢?

天启皇帝怔怔地看着扳指出神,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良久,天启皇帝才开口道:“魏伴伴,高永寿和刘思源呢?”

魏忠贤垂下眉毛,低声道:“他们俩都已经……殁了,已经飘上来了,正在打捞……。”

天启皇帝叹了口气。

这两个小太监聪明伶俐,很得他的欢心,假以时日,前途不可限量。

可是现在,这两个小太监变成两具尸体,无知无识,飘在湖面上。

天启皇帝感到一阵巨大的后怕:如果不是那个小旗及时出现,自己现在也会仰面朝天,飘在湖面上……

恐惧更加深了天启皇帝对救命恩人的感激之情,以及说不清道不明的,强烈的信任和依赖感。

挥挥手:“你们都退下吧,朕想一个人静静。”

魏忠贤和许显纯见皇帝气色好了些,应了一句,站起身慢慢倒退走出暖阁。

天启皇帝披着薄被走下龙床,溺水的遭遇让他有些头晕,但正如太医所说,所幸呛水时间不长,似乎救命恩人还略懂医道,帮他控出了体内的湖水,并无大碍。

在窗边站立片刻,天启皇帝取出一段柔软的白绫,小心地褪下扳指,用白绫包裹好,放进了一个锦盒。

这是一枚价值连城的汉代犀角扳指,但对现在的天启皇帝来说,这枚扳指最大的价值在于上尖部分那一点点血渍——那是恩人掌心刺破后,流出的碧血。

看着手里捧着的锦盒,天启皇帝喃喃自语:“朕的救命恩人啊,你是谁,你现在又在哪里?”

~~

赵羽飞现在正在回家的路上。

赵家所在的军户坊,挨着外城。

坊中居民,都是伤残锦衣卫或者他们的家属。 像赵家就是典型的例子:老爹殉国,大哥重伤残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