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天地176(1 / 2)

  经过了一番精心准备之后,苏研参加了项目的最终面试。

  这次面试的老师是海外学校的代表,前半段面试是用中文进行交流的,后半段则是用英文。苏研的英语成绩不错,但是口语并不算好,不过在外贸公司工作的时候常常有和国外顾客交流的机会。一番锻炼下来后,虽说发音并没有多标准,但起码也敢大胆开口了。

  在面试的过程中,老师忽然非常委婉地问了她一个问题。大致意思就是问她毕业之后的打算,有没有C国(海外)就职的打算。在项目中并没有明确规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所以苏研回答的也很婉转,她说如果有好的就业机会,会考虑尝试一下。

  紧接着老师又说学校有一个更深层的交流项目,只要在C大完成毕业,学校可以继续提供深造免费机会,但是需要她在毕业后留在C国就业五年,五年后可以选择回国还是留在C国。

  对方问她是否会考虑这个项目,此刻苏研立刻就明白了为什么学姐会说最终面试中有很多人是自愿放弃的了。五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对于大部人来说正是事业上升的黄金时期,这时候要做出选择,有多少人会选择放弃眼前的一切,回国重新开始呢?

  也难怪有这么多人放弃,这一去,说不定就回不来了。

  不过这对苏研来说,好像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她在这里本身也没什么羁绊,不需要像其他人一眼考虑那么多家庭因素,只要思考这个选择对她来说有没有价值,未来是否足够光明就好了。

  所以她的回答是可以考虑。

  这也只是一个初步的意向征询,老师也不需要苏研给出明确的答复,很快她就换到了下个问题。不过再面试结束时对方给了苏研一份资料,上面详细地解释了刚才老师所说的项目细则。如果她被项目录取,是需要和学校方签署一份人才协议的,其中就会包括以上要求。

  苏研拿着细则回来认真研究了一遍,不过她毕竟不是专业人士,看不出这些文字背后是否存在漏洞,所以她立刻向温嘉卉求助,看能不能找到专业人士帮她参谋一下。

  温嘉卉很快找到了外援,她有一位学生的表哥是知名律所合伙人,只花了不到两天的时间,那边就给出了反馈说条约没有问题。

  与此同时,温嘉卉借助她强大的关系网替苏研打听了一下这个交流项目的可靠性,得出的结论是没有什么问题,C国是个移民国家,一直积极开展各种人才政策,在华国它和多所高等院校都进行着???相关项目,和A大的这个项目也顺利进行很多届。

  “这个机会不错诶,你会去的吧?”

  “我还不知道自己过没过呢。”

  温嘉卉语气肯定道:“肯定没问题的啦,人家都把资料给你,肯定是觉得你可以的。”

  “要是能去的话,应该会去的。”

  “当然要去呢,C国听说比这边先进多了,你努力混,以后我带着老叶去投奔你!”

  “得了吧,到时候谁投奔谁还不一定呢。”

  “那也没事啊,万一你混不下去就来我这儿,我们家正好还有一间客房给你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