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埋伏一波,鸳鸯阵165(1 / 2)

大周楚王府杨明的后院书房中。</p>

楚王今日难得有此雅兴,正练着书法,楚王妃甄如萱和侧妃梁茹相伴在旁。</p>

甄如萱身着紫色宫装,抿了抿涂上胭脂的粉唇,凤眸明亮而深邃,看向楚王书写的字体。</p>

不禁流露出由衷的赞赏,夸赞道:“王爷一手好字,底蕴功力深厚非凡。这字体刚柔并济,笔锋之间尽显豪迈之气,又不失细腻之美,真乃大家风范。”</p>

梁妃身着一袭藕荷色长裙,这位二十余岁的花信少妇姿容秀丽,温婉缱绻的眉眼间透着一股书卷气,声音轻柔如春风拂面,说道:“王妃所言确实不假,王爷的字飘逸豪放。”</p>

梁茹所言不无道理,其父亲乃是大周国子监司业梁泽,饱读诗书,德高望重。自幼在父亲的熏陶下,对诗词书画皆有涉猎,自然能看出楚王书法中的精妙之处。</p>

楚王自小跟着朝廷名儒求学,天赋异禀,加上多年的刻苦研习,在书法、诗词、文章等方面皆有颇高的造诣。</p>

听到两位爱妃的称赞,谦逊地笑了笑,回道:“两位爱妃,过奖了,本王不过一时兴起,随性而为,难登大雅之堂。”</p>

长史刘启和幕僚孟一舟匆匆走进书房,刘启神色凝重,孟一舟则眉头紧锁,似有要事相告。</p>

刘启率先开口说道:“殿下,太子连同崔护和独孤信深夜被陛下召见后,三千营似乎有所动作。据下官所知,三千营的调动颇为频繁,且行动隐秘,不知陛下此番意欲何为。”</p>

孟一舟接着说道:“殿下,此等局面在宫廷中虽非罕见,但此次三千营的动向着实令人捉摸不透。且太子深夜被召,恐怕所谋之事非同小可。”</p>

两位王妃在场也无妨,都是自家人,即便说出去对谁也没有好处。</p>

楚王停笔下来,目光从宣纸移向甄如萱,眼中带着期许,问道:“不知王妃对此有何想法?”</p>

金陵甄家女子向来不凡,嫁给皇族的居多,甄如萱又岂是简单人物。她出身名门,自幼聪慧过人,饱读诗书,对宫廷权谋之事也颇有见解。</p>

她柳叶般的细眉微微一蹙,凤眸中的眸光清冽,略作沉思后,道:“王爷,依我之见,陛下对太子有所重视。</p>

独孤信掌握着京城的精锐军队,历代只对皇帝效力,此番或许是为将来之事做打算。陛下此举,或许是在为太子铺路,亦或是在考验太子的能力和忠心。”</p>

孟一舟点了点头,附和道:“王爷,王妃所言确有道理。陛下在深夜召见几人,想必是收到了极为重要的密报,需要安排人手处理。此事关系重大,我们不得不谨慎应对。”</p>

楚王沉吟片刻,双眉紧蹙,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良久,他缓缓点头道:“我皇兄被陛下允许旁听朝政,本王也试图能如他一般参与其中。只可惜,如今局势不明,我们还需从长计议。”</p>

甄如萱轻抿嘴唇,眼中透着忧虑,劝道:“王爷,一动不如一静,静观其变,毕竟有些事情难以改变。如今陛下心意未明,我们贸然行动,恐会引起陛下的猜忌,得不偿失。”</p>

楚王接着说道:“本王估计我皇兄代天子巡视地方。西南有祸乱,虽已平定,但暂时没有风波。三千营固然强悍,可毕竟人数较少,存有风险。</p>

本王猜测巡视之地便是江南,江南的重要性无需多言,恐怕是借此震慑宵小。”说罢,转身用手指着挂在墙上的大周地图。</p>

刘启担忧地说道:“殿下,陛下该不会是有意敲打我们?若是如此,我们当如何应对?”</p>

甄如萱神色从容,说道:“殿下,我爹爹在金陵,有重要消息会时刻传过来的。我们可先等待消息,再做定夺。”</p>

梁妃听着几人在叙说朝局之事,温婉缱绻的眉眼之间显现出恹恹的神色,本是充满文青气质的女子,对这些权谋之事原本就兴致缺缺。</p>

当初嫁入楚王府,只盼着能与楚王共度温馨时光,吟诗作画,享受岁月静好。</p>

成亲后,她才发现楚王对权力如此着迷,甚至起了夺嫡的念头。</p>

可事已至此,她又能如何呢?她都已经给楚王生下了两个女儿,如今进退维谷。</p>

在书房中的这番讨论尚未结束之时,金陵城外却是另一番景象。</p> ...</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