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守村人_分节阅读_第240节(1 / 2)

  那样的话,如果知县造反,直接封锁各城门,调动县里的力量,就能把府衙的官员全抓起来。

  这等事情怎么可能会出现?府衙有府衙的队伍,甚至在城里有军队。

  眼下这里就是宣城县的中心,官吏跪一片。

  “谢陛下!”李知县等人先谢恩,再起来,乖乖地站到一旁。

  朱元璋等人开始选地方,下丘村都是二进的二层楼,只有祀堂是三进的,这个显然不行。

  下丘村自己人晚上都不愿意进祀堂,何况外人,唯独守村人无所谓。朱元璋等人住楼房,部分卫护住之前的平房,但没人选择第四个院子。

  这边安排着,有人去给太子妃打造南瓜轨道车,其他人挤一挤,去别人家找地方。

  二进的二层楼房子很大的,一般朱闻天那时的村子盖房子,二层楼,那都是一进的,盖四层也是一进。

  下丘村新的楼房,两进能够轻松装下原来的十户人家。

  三进的祀堂,正常人晚上进去,腿不颤抖就是意志坚强的。

  守村人不在,里长都不想进,看着祖先的牌位,有时也麻!

  而朱闻天到这边后,明显变了个人,说是山神梦中传授什么,其实村民不在乎的。

  他们只在乎憨憨依旧能够在祀堂里摆牌位、清理灰尘、夜晚点灯、酣然入睡。

  住宿和安保的事情解决完,下丘村的人开始做午饭。

  队伍出来的早,走的路也近,划船的速度更快,离吃饭还有大半个时辰。

  朱元璋换了常服,与大儿子朱标、二儿子朱樉一起在里长及下丘村孩子们的陪同下四处观看。

  “宜长啊!上次说有六百多头大牲口了?闻不到气味啊!”

  朱元璋背个手溜达,不上轨道车,他其实想看牛棚,他小时候养牛,经验丰富。

  “回陛下问,已经超过一千头了,村子距离当涂县近,有人卖牲口,那里的市司就帮着买了。”

  里长回话,当涂县是长江重要的位置,总有人买卖牲口。

  遇到合适的,市司就帮忙买下来,送到下丘村结算,下丘村会多给百分之五的钱,算辛苦费。

  说着话,大家来到牲口养殖区,这里都是水泥路面,包括里面。

  同时有专门的排水渠,被雇佣的人从里面取出旧的草,用水冲洗地面,等着干了再铺新草。

  污水顺着沟渠流到收集区,收集区有高低不同的好几个大池子。

  这个相当于污水处理厂和肥料收集厂综合厂,到最后一道池子的水,直接就拿来浇地上肥了。

  整个大明,没有任何一处地方是如此操作的,九个池子,逐步处理。

  每一个位置的肥是不同的,下雨都不影响这里,有遮挡。

  除非是特别特别大的雨,把整个地方全淹了,那就只能流进黄池河。

  那么大的雨,流黄池河也很快进芜湖入长江,污染影响很小很小。

  “牲口都不错,用来育种的啊!”朱元璋了解了这个后,打量牲口。

  公母的驴、马、牛,都不错,骡子生育很难,是杂交的,所以不作考虑。

  “回陛下,马是最难养的,看那几头大马,花了好多钱,又高又大,蹄子跟盆似的。

  正常的精料不算,每日要喂二十个鸡蛋,或鸭蛋,要么就是十个鹅蛋。

  现在又缺好母马了,军队的母马可以送过来,免费配种。”

  里长指着六匹大公马说,这马高出寻常的马一截,蹄子比别的马大两圈。

  “不能免费,咱朝廷能占你下丘村的便宜?配一匹给你一文钱。嘿嘿嘿嘿!”

  朱元璋看着大马也很高兴,顺便开玩笑。

第339章 高价悬赏不怕问

  看完马,朱元璋终于来到了他熟悉的地方,牛棚,他对牛和牛棚的感情十分复杂。

  牛棚显然不是他小时候放牛的那种木头和茅草搭的小棚子,而是大棚子,栅栏,长条的食槽,半开放运动场地,以及很多备用围栏。

  “陛下,牛养一养,泥土中的粪便多了,便给牛换个地方,这里的土清理出去当肥。

  由于数量多,避免大小牛拥挤造成小牛不适,会分开饲养,哺乳期的与母牛在一起。

  采取粗料与精料搭配的混合饲料,选产奶多的,或者肉多的再分类饲养,以此……”

  里长介绍培育肉牛与奶牛的事情,需要很长时间,因为没有外来的奶牛品种。

  寻常的一头黄牛在哺乳期的时候,一天的产奶量比不上两只山羊的产奶量。

  朱元璋听了,颔首:“下丘村不止为大明培育农作物种子,还有种牲畜,投入多,回报少。草原上的牛比之村子的牛如何?”

  “差不了多少的,若对外贸易的时候让夷人送来身上有黑白色的牛,或红白色的牛,就能缩短奶牛的培育年头。

  最好是公牛,一头公牛可以配许多头母牛,用那种花色的公牛与黄牛配,就可能出来带花的新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