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夜袭157(1 / 2)

历史上的大业十三年,天下已经大乱,叛军四起,盗贼横行,而孙华也成了关中势力最强的叛军,人马、钱财、粮食皆有,可谓是款爷。

在投靠李渊时,还拉拢了许多游散武装叛军,一并归附李渊。

当时李渊起兵一路南下,经过数次战斗,人马、粮食、钱财皆是急缺,这一有了孙华的归附,一下子从半血状态,恢复到了满血的状态。

人马从两万余,很快便增长到了近五万。

孙华的归附,可以说是李渊的莫大助力。

当然,今年还是大业十二年,孙华还刚起事,规模还没壮大。

“孙华的这支叛军,有多少人马?”杨倓问面前的三位流民。

“大概有两千余人。”

“其中跟随孙华从关中来的叛军有多少?”

“大概有五六百人。”

“其余人,都是和你们一样的河东郡人?”

“是的,我们都是活不下去了,恰好他们来给了我们吃的。”

杨倓的心中叹了一声。

民间之苦,可见一斑。

这般加入叛军,为的也只不过是能有一口吃的,暂时活下去。

“你们放心吧,这次我亲自来河东郡赈济,推行新政,以后你们便不会再挨饿,你们也能守护着土地安居乐业。”

听到这句话,身前的三位流民呆了一下,而后很快热泪盈眶。

“燕王,你是我们的活菩萨啊。”

“燕王,你这是在救苦救难啊。”

“燕王……”

三位流民声泪俱下,这次主动跪在了地上,向杨倓连连磕头。

自文帝后期,他们的生活便开始贫苦了,在杨广继位之后,他们更是一日不如一日,真的就是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如今,这位少年燕王这般忧国忧民,将他们当人看待,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他们内心的感动,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他们连连磕头,砰砰作响。

磕的额头都渗出血丝了也没有停下。

“快起来。”杨倓上前,将声泪俱下,连连磕头的三人扶起。

“燕王,我们这就给你带路。”

“不急。”

杨倓转头看向了侧边的赵忠,“你去拿些吃的过来给他们。”

“喏。”赵忠随即去拿食物。

“你们稍后先吃饱了,再带路也不迟。”杨倓回头向三人道。

听到这句话,三人泪如泉涌。

传说中的少年燕王,乃大贤之人,今日一遇,果然是如此啊!

侧边方的李靖,内心之中,深深触动。

他自小便是读了各种书籍,从没有看到过像杨倓这般深知天下疾苦,躬体力行,为国为民而忧,勤勉为天下的社稷。

李靖在杨倓的身上,看到了大隋崭新的希望。

他的内心,越发坚定要跟随杨倓,辅佐杨倓。

哪怕不建功立业,能跟随这样的贤王为天下社稷,也是一件莫大的功德!

很快,赵忠拿了食物过来。

杨倓再问了三人几句后,便让三人填饱肚子,与李靖与罗士信及赵忠,回到了运粮队伍中,此际已经是傍晚时分了。

舆图展开,杨倓看向舆图。

刚刚从那三人的口中,他已知道了孙华这支叛军隐藏的大概位置,从舆图上来看,就隐藏在距离他们大概十里多点。

“药师,你认为多少人马可以除掉这支叛军?”杨倓询问道。

“三百人足矣。”李靖说出这个答案时,神色之中满是自信。

罗士信呆愕的看向李靖。

这么自信吗?

三百人去对付两千余人。

不过,回想起当初他跟随杨倓,以三千兵马击溃突厥十万大军的场景,这样一比起来,似乎李靖的这个答案保守了。

李靖接着给出解释。

“孙华的这支叛军,几天前才来到河东郡,目的也只是劫掠我们运的粮食,因此不会也没时间修建强力的防御工事。”

“而且,这支叛军的主力,只有孙华从关中带来的那五六百人。”

“其余人,皆只是新近归附他们的河东郡人。”

“仅有几天时间,这些人基本形成不了战力。”

“能战者,仅有孙华带来的五六百关中变民。”

杨倓完全赞同李靖的分析。

要知道,他们乃是正规军,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作战素质,皆是胜于孙华的这支叛军,三百人夜袭已是绰绰有余。

杨倓指在孙华这支叛军所藏的位置,说道:“届时三百人分成三队,从这三个方向夜袭孙华部。”

说着,杨倓以孙华所藏地为中心点,在其三面划了三条攻击路线。

李靖与罗士信及赵忠,纷纷点头。

从三个方向夜袭,会制造出一种浩大的声势,促使叛军认为有大量的朝廷兵马来攻打了。

到时候,叛军恐惧之下,作战意志直接就会没了一大半,甚至都顾不上抵抗,就会溃逃。

如此一来,他们便能减少损失,甚至不出现伤亡。

“药师,你率一百人,从这个方向夜袭叛军。”

“士信,你则率一百人从此方向夜袭。”

“而剩下的这个方向,由我亲率一百人夜袭。”杨倓做出了安排。

“燕王,你不可亲率兵马去犯险。”李靖听着杨倓要亲自率领兵马参加战斗,顿时吃了一惊,慌忙出言劝阻杨倓。

“一支叛军而已。”

杨倓为之一笑,“和突厥奴比起来,这一点叛军还算不了什么。”

见着李靖还要劝阻,杨倓抬手阻止,继续道:“这支叛军中,大多数人都只是走投无路的平民,并非一心反叛。”

“届时在攻打这支叛军时,凡放下武器投降者,不得再杀。”

“你们现在将此令传达下去,届时胆敢乱杀者,当斩勿论。”

李靖见着劝阻不了杨倓,也只好放弃了再劝说的念头,与罗士信及赵忠同时应“喏”。

杨倓这般亲自率兵去夜袭这支叛军,主要也是为了其中那些走投无路加入叛军的平民。

这些平民其实不想成为叛军,只是社会动荡,生产被破坏,走投无路快要活不下了,不得不加入叛军谋一条活路。

若有活路了,他们也会选择安安心心从事生产,不会再反叛。

而且,这些不得不加入叛军的平民,也不能杀。

樊子盖就是最好的例子,不把平民百姓当人看,得不到民众的支持,最后只会是惨败。

杨倓不仅在河东郡需要民众支持。

平定整个天下,也是需要以民众的支持为基础。

所以,他需要亲自前去。

如此一来,他能即时安抚那些平民,也是能避免士卒们滥杀。

“韩腾,郑辞……你们几人率领剩余的兵马,驻守在这里,保护这些粮食,谁敢靠近,格杀勿论。”杨倓吩咐道。

“喏!”

天色已是彻底黑了下来。

待运粮队伍的临时防御工事构筑好之后,杨倓率领着三百兵马,在那三人的带路下,趁夜前去孙华叛军的驻扎地。

三百兵马不可能走官道暴露踪迹,好在这三人都是本地人,对环境非常熟悉,在三人的带路下,能隐藏踪迹行军。

此际,一处山林中,搭建了一个临时山寨。

山寨非常简陋,四周的几处狭口,简单的围了一些树木,而在山寨中,没有一座建筑,仅有生火做饭的灶还像样。 整个山寨中,因害怕暴露了踪迹,因此在这夜里没有燃篝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