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大隋出使东突厥的使团207(1 / 2)

经过这场杨倓一手策划的民变之后,郡城的各大家族与商贾,全部夹起尾巴做人了,没人再有胆量与杨倓作对。

皆老老实实的按照杨倓的要求,将货物的价格降为了平价。

当天抓人,当天斩首,一次斩了四百余人,何等心狠手辣。

谁还敢拔这位少年燕王的虎须?

绛郡城的民生,渐渐得以恢复。

三日之后,郡城彻底安稳了下来,不仅仓城不需要再售卖低价粮等货物了,连到仓城领粥的人,也是少了很多。

第四日,杨倓正式开始推行新政。

如今杨倓抄没了岳、周、沈、吴四大商贾家族的所有家产。

还有其余家族与商贾献出的一半家资,以及裴世锦运送来的大量物资,且郡城已安稳,具备了推行新政的条件。

再加之,韩腾从常平仓运的粮食也要到了。

现在便可以在整个绛郡大力的推行新政。

新政一经正式推行,整个郡城为之欢腾。

城中的十余万人口,如逢天大的喜事一般,为之欢呼庆祝。

之前杨广的连年开凿运河,连年东征高句丽,本就民不聊生了,叛军又在绛郡作乱半年之久,绛郡更苦不堪言。

绛郡太需要新政了。

如今推行新政,真就如久旱逢甘雨。

民众迫切的想要回归正常的生活中,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新政的推行,比之在河东郡时还要顺畅,还得民心的拥护。

杨倓的声望,在民众们的心目中,达到了难以想象的高度。

推行新政已经过了三天,万事皆顺,已是不再需要杨倓亲自去主持新政的推行,由张牧与裴善等人去推行即可。

“如今绛郡已经稳定,新政也是顺利推行。”

“该想办法解决第二件事了。”

是夜,郡衙的三堂院内,书房中,杨倓坐于书案前深思熟虑着。

从到闻喜县开始算起,他如今到绛郡的时间,已经有二十余日。

现在已经来到了大业十二年的二月底,马上就要到三月,最多到三月初十左右,他便要离开绛郡,立刻回东都。

筹备东出平定山东河北一带之事。

这两个地步平定了,大隋才能真正喘一口气。

但在离开绛郡前,他还得想办法解决一件事。

“燕王。”

正在沉思中,马孝从屋外走了进来,汇报道:“右光禄大夫裴世矩来了。”

杨倓一愣。

裴世矩不是在东都么,怎么到绛郡来了,杨广派他来的?

“将右光禄大夫请进来。”

“喏。”

马孝退出了屋子,很快,已经六十过半,但身体却还很硬朗的裴世矩,从屋外走进了屋,施礼道:“拜见燕王。”

“弘大不必多礼。”

杨倓起身,上前扶起了裴世矩,拉着裴世矩在屋中的几案旁坐下,“弘大这般前来绛郡,是陛下对我有新任命?”

被杨倓这般亲切的对待,裴世矩顿时受宠若惊。

见着杨倓提起茶壶要斟茶,他忙道:“燕王,由臣来。”

说着,他慌忙拿过茶壶,先为杨倓斟了一杯后,再为自己斟了一杯,“燕王,臣这般来绛郡,的确是陛下之意。”

“不过,陛下并非是对燕王有新的任命。”

“陛下让你来绛郡见我的用意是?”杨倓更感到疑惑了。

“臣受陛下之命,率领使者团,出使东突厥。”

裴世矩如实将自己离开东都的任务说了出来,“在临行前,陛下已是告诉了臣,出使东突厥之计,是燕王所定。”

“因此,燕王是这条计策最清楚之人。”

“陛下让臣在经过绛郡时,来见一见燕王。”

“以便听取燕王对这次出使的吩咐与叮嘱。”

杨倓恍然大悟。

年初他到常平仓视察时,在李靖到来,得知了东突厥的近况后,他立刻制定了这条出使东突厥,分化瓦解内部的计策。

如今,杨广正式派出了使者团出使东突厥。

“使者团都到了绛郡?”杨倓问道。

“臣率领使者团从东都出发,过河内郡,再沿沁水北上过长平郡到临汾郡,然后由汾水北上。”

裴世矩将自己的出使路线说了出来,“如今使团沿沁水到了长平郡。”

“臣独自来的绛郡,使团依旧北上,到临汾郡等待臣。”

杨倓了解到了使团的路线,并未取道绛郡。

如此也好,可避免遇到叛军。

裴世矩这般独自来见他,也是显示了出使东突厥的真正用意,仅有裴世矩一人知道。

“燕王,这是使团的名单,请过目。”裴世矩从自己怀中拿出一份名单,呈给杨倓。

杨倓打开名单查看。

看到名单上的一个名字时,杨倓的目光忽然一顿,脱口便念了出来,“赵德言?!”

裴世矩见到杨倓惊讶的模样,诧异道:“赵德言是越王的推荐,燕王也知道此人?”

杨倓并没有直接回答,问道:“说说你对此人的了解。”

裴世矩道:“此人能说会道,一天十二个时辰讲下来,他可做到不重复说过的话。”

“而且,他说的内容,听起来极有学识,也极有道理。”

“不过,真正有学识的人只要一分析,便能判断出此人其实才疏学浅,那些看似有道理的见解,实是滑稽之谈。”

“此人虽出生低微,但极善结朋营私,处理人际极在行。”

最后,裴世矩归纳总结,“这样的人若执政,当是一大祸害。”

“但让他当奸佞祸害别人,当是一把好手。”

杨倓听完裴世矩的这些分析,心中产生了一种意外的惊喜。

他虽然没有见过赵德言,但从裴世矩的这些分析之中,他便是有些肯定,此赵德言就是史上的那位有名的搅屎棍。

裴世矩道:“燕王,陛下的意思,便是让此人留在东突厥,为东突厥所用。”

“以燕王之见,是否可行?”

“可行。”杨倓非常赞同。

没人比赵德言更合适了。

裴世矩有些为难了,“这些天,臣有意无意的刻意制造出机会,让赵德言接近臣,欲暗示赵德言投靠东突厥。”

“但此人在与臣的交谈中,极为推崇燕王。”

“每每谈论起燕王,此人便是手舞足蹈,多番兴奋之意。”

“此人甚至透露,这次出使定要好好表现,以便进入燕王眼中,将来为燕王所用。” “若要让其投靠东突厥,恐怕很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