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8358(2 / 2)

“群臣激愤,纷纷上奏。”

“谢太后怒极,一度出宫居黛青山避世清修。直到景襄帝亲自跪拜黛青山百阶石梯,谢太后才消气。”

陆明朝沉吟不语。

消气的不只是谢太后,还有朝堂的文武百官。

谢太后这步棋,落的极其巧妙。

乐荣县主神神秘秘,贴着陆明朝的面颊“有小道消息说,谢淑妃没死。”

“但却没有人告诉我谢淑妃的下落。”

“死讯已传天下知,尘归尘土归土,就当死了。”

“因而,谢淑妃的死也成了攻讦景襄帝的一大利器。”

“明朝,景襄帝或许不是一个很好很好的人,但一定是个很好很好的帝王。”

“他在位期间,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与民休养生息,虚心纳谏,改革吏治,严肃赏罚。”

“又善待皇室子弟,大度宽容。”

“文成帝为大乾手把手培养出了了合格的继承人。”

“随着景襄帝的暴毙,一系列的改革中道崩殂不了了之,甚至曾混乱过一段时日。”

“不怕死史官曾落笔,倘若景襄帝没有盛年暴毙,大乾盛世可期矣。”

“景襄帝所有的污名和非议皆因私德,无关政绩。”

“龙阳之好,闻名天下的名士舒愿净身折腰。”

“出身江南氏族的皇后,留下血书自缢而亡。”

“孝顺侍奉谢太后的谢淑妃,被无故赐死。”

“这便是景襄帝所有的污点。”

“外祖母说,评价一朝天子不能将他作为帝王的功绩和做一个人的行为一概而论混为一谈。”

“皇帝和人不是一回事。”

“好皇帝不一定是好人,好人也不一定是好皇帝。”

陆明朝深以为然。

当上皇帝就已经不是单纯的人了,而是国家机器。

譬如后世史书记载下的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

文治武功,贞观之治。

四夷宾服,万邦来朝,盛况空前。

但他弑兄杀弟囚父强嫂。

是好皇帝,却不是一个好儿子,好兄弟。

在乐荣县主的讲述下,陆明朝脑海里有了关于景襄帝完整而又清晰的印象。

回过头来再观其与舒愿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真真是应了那句在劫难逃。

能将朝政打理的井井有条,矢志不渝开创盛世的景襄帝,会不知与舒愿纠缠不清的恶果吗?他知道。

但他就是想要舒愿。终酿悲剧。

马车徐徐向前,乐荣县主说的口干舌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