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_分节阅读_第666节(2 / 2)

  一群孩子叽叽喳喳地问着。

  祁寻春:“这个啊,我给你们找个专业的过来。”

  她左右看了看,让制冰师团队的人来给孩子们讲解。

  现在大部分冰场用的都是氟利昂等人工合成制冰剂技术,或者就是氨制冷剂技术,弊端除了污染环境以外,其实也有着冰面制作困难、不稳定、存在安全隐患等。

  早在19世纪就出现了二氧化碳制冰机,这么多年来不断发展,国外的这个技术已经算是比较成熟了,只不过在运用上存在问题。

  ISU不用,是因为他们不行。

  张简方用,是因为前几年他就通过天津大学的该技术研究团队,联合企业进行了校企+体育部门的合作,针对花滑场地进行专门的研究配置,去年就有了很大的进展。

  他很想在首体改这个东西,就是一直没有机会。

  得知首钢这边要搞新场地,张简方第一个举手同意。

  二氧化碳制冰技术不只是可以用在冰面场地上,其他领域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不过这个就不在张简方感兴趣的范围了。

  “节能40%,而且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好处。”制冰师笑着说道,“冰面控温误差可以在0.5℃。”

  丛澜鼓掌:“漂亮!”

  其余人:“哇塞!!!”

  花滑赛场的冰面厚度与温度,ISU是有技术标准的。国内举办的赛事里,制冰技术团队早期都是邀请国外的人,现在陆续换成了国内的公司团队,COC这些年的冰面也做得极为漂亮。

  但很多人都会忽略,冰面的均匀,也是有标准的。有的赛场边缘冰面软,有的冰面温度参差不齐,这些对运动员都是有影响的。

  一整个冰面的温度差,ISU的规定是1.5℃,但新技术下可以保证最高与最低的温度差只有这个标准的三分之一。

  而且还可以确保每个角落的硬度是均匀一致的。

  二氧化碳制冰技术与隔壁滑雪的人工造雪技术是一样,一直都被国外垄断。

  天津大学算是国内最早开始研究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热泵技术的,校企合作也是他们习惯了的章程,针对花样滑冰做研究,不算难,难的是落地。

  技术可以,应用存在问题。

  制冰师开始给大家讲述为什么这个技术很难,三分设计七分施工,关键还是要看怎么落在实处,整个制冰系统的铺设调试以及后续的运用,都有着层出不穷的问题。

  制冰师:“速滑就用不了这个,他们的冰面太大了,暂时我们没办法做。”

  但未来肯定可以,冬奥的科技含量会越来越高,现在已经专门成立了相关的研究课题,也有专项资金支持,相关从业者必然会望风而动。

  “哇,好神奇!”

  “那是不是说我们训练就更方便啦?”

  “好强哦!”

  丛澜:“会很舒服的。”

  好些人扭头看她。

  “师姐说了那肯定是真的!”

  “哦耶!我今天要加练一个小时!”

  “我两个小时!”

  “我承包这块冰了!”

  “去你的!冰是我的!”

  六练的存在是为了让运动员有最后的机会适应当前的冰面,因为随着时间、空气、观众、已出场参赛者的不断影响,这块冰与OP时已经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两块冰了。

  冰刀不接触冰面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下一个面积上的冰是怎样的。

  因为冰面质量不佳,跳空、摔倒、打滑,更是常见。

  丛澜吃过这样的亏。

  新技术之下的冰面,至少能减少一部分影响,保障运动员的基础设备需求。

  隔壁短道他们,这次是真的沾了花滑的光。

  这样的冰面对他们来说,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场馆环境就不用提了,灯光照明、温度湿度、除尘等等,都是最合适的。

  就连WINGS的设备也不用总是搬来搬去,这次直接就分了个地方给它。

  这里确实是新家,一个张简方终于能够满足的、想要的,新的训练场地。

  ·

  八月份,国内新申办的B级赛正式在北京举行。

  张简方说,既然都办了,那当然是Jr和Sr一起啊!

  他还特意安排在了八月份,比Jr赛事都靠前,是8月3日进行第一场比赛。

  赛程比较的长而紧凑,两个年龄组的报名人数都比较多。

  四个项目全满,男单是Jr28人Sr22人,女单则是Jr36人Sr28人,双人是Jr19组Sr13组,冰舞是Jr13组Sr11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