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仁政59(1 / 2)

这是一起并不复杂的案件。

东夏有个县城叫长清县,县里有个小学生叫赵小六。

后土娘娘诞辰结束后,赵小六和往常一样,回学校去上课。

待到周末回家,就见他鼻青脸肿,头发乱得和狗啃得一样,一看就是被人连揪带剪,弄掉不少,整个人无精打采,晚饭也不吃,就直接去睡觉。

赵家父亲闷头抽着旱烟,母亲心疼得掉泪,却一句安慰的话都说不出来。

他们知道,自家孩子在学校天天被欺负。

但欺负赵小六的,乃是当地的富商张家之子。

赵家父母不过是普通的百姓,整日劳作就已经耗费了太多精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手停口就停。

甚至本身工作的种植园,就与张家的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怎么敢得罪对方?

父母没办法为孩子讨回公道,只能装聋作哑,视而不见,任由孩子煎熬。

他们甚至连不去上学的话都说不出来。

毕竟,赵小六作为平民之子,能够上学,本就是因为东夏王突发奇想,令其治下各省、道、府、州、市、县设立小学,专门供老百姓的孩子们读书识字。

所有父母都必须把七岁以上,十岁以下的孩子送去小学,扫盲三年。

这则命令一开始招来了所有人的不理解。

因为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专门供百姓读书识字的学校。

所有官方设立的学院,全都是为修行者准备的。

至于诸侯、贵族,当然也有不少设立家学的,专门培养子嗣读书。

但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提前给他们开智明理,准备有可能的觉醒。

即便不觉醒,能读会写也是好事。

不管是自己找份工作,当个刀笔吏,又或者去给别人当客卿,再或者自己趴在家里创作小说、戏剧,研究自己的奇思妙想,都比每天无所事事,荒淫无度强。

但这份富贵闲人的逻辑,可没办法用于老百姓。

平民之子,若是觉醒,自然是天大的喜事,也不愁教育问题,一路都由帝国补贴,处处大开方便之门,没人会和修行者过不去。

若是没觉醒,一辈子就是个普通百姓,那也没识文断字的必要,何况是这样大规模的扫盲。

当然,臣子们不敢明着说“百姓一辈子老老实实当牛马就行,蒙着眼睛反而更有利于幸福活下去”,要是传出去,可不得被唾沫星子淹死?

只能委婉对东夏王劝谏,贵族供家中子弟读书,最大的原因是他们养得起。

平民百姓家里,每一个孩子都是劳动力,从小就得学会干活,好给家里挣口粮。若是让孩子去读书,家里的活谁做?

然后,东夏王的解决做法就是——老百姓没钱,行啊!发!

学杂费全免,文具全部都由学校提供。

上七休三,提供住宿,每天管两顿饭,有荤有素,确保每天一个鸡蛋,一杯牛奶,老师必须亲自盯着孩子们吃完。

每个季度再发两件衣服两双鞋,两床铺盖两个枕头。

以上种种,由各级的财政和东夏王府一起出钱补贴。

毫无疑问,这就等于东夏王府和东境各省、道、府、州、市、县,一起出钱,替老百姓养孩子三年,还教他们识文断字。

这算是难得的德政了吧?

偏偏一开始,这则命令居然执行得不算顺利。

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开明。

很多百姓都觉得,七岁的孩子已经能顶个人用了。

可以做家务,可以当童工,可以当童养媳,可以下地干活,漂亮点的还能卖去做奴婢,去上学又有啥好处? 还有父母盘算着,男孩送去学校,不为别的,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家里供不起。女孩就留下来,否则谁做饭,谁洗衣,谁看更小的孩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