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朱元璋和刘邦产生共鸣21(2 / 2)

  让刘邦建拜将台,拜韩信为将,他做到了。]

  【正是有了萧何慧眼识人,追回韩信,极力举荐。这才有了“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兵仙韩信,才有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刘邦方能夺取天下。】

  【可以说韩信能有成就,离不开萧何这个伯乐。】

  嬴政点头,能舍下身段亲自去追一个管粮的小吏就已经十分难得,更可贵的是慧眼如炬,发现了韩信这一将才。

  韩信能帮刘邦打下天下,想必本领不俗。

  就是不知道韩信年龄几何,可以派到边关去,在蒙恬身边培养一下,守卫边界,抗击匈奴。

  【天下安定后,刘邦分封随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开国功臣为王,韩信就在其中。萧何帮助刘邦铲除这些异姓王出了不了力。】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的两次人生拐点都被萧何掌握,第一次拜将封王,第二次却是被骗入宫中杀害。“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刘邦与吕雉这一手,不可谓不狠毒,寒尽功臣之心。不知道作为韩信的朋友,萧何问心是否有愧呢?】

  秦始皇:“?”

  对功臣向来都不错的秦始皇迷茫了,同为被天子器重的武将,蒙毅也懵了。

  他们听到了什么?不是说韩信是大功臣,怎么突然就被骗进宫中,杀了?

  刘邦:“!!!”

  你们懂什么叫坐立难安!杀韩信就是为了江山社稷的稳定。

  晚年的朱元璋叹了口气:“朕懂刘邦的心情,很懂,为了维护皇权的稳定,俺也是这么干的。”

  杀开国功臣,是为了江山社稷的稳定。

  标儿死了,时间太短,皇孙朱允炆年龄尚小,没有能够镇压藩王的能力,他不惜亲自改写自己放言不改一字且已经定稿了的《皇明祖训》,只为了削藩为朱允炆铺路。

  他为儿孙做的够好,只是有点对不起那些开国功臣和与他血脉相连的藩王们。

  赵匡胤对刘邦的做法不置可否。

  相比刘邦,他的手段就柔和的多,没有大开杀戒。杯酒释兵权,皆大欢喜。

  李世民想到天幕上说刘邦屡战屡败,不禁摇头,只有自身不够强,才会忌惮一起打天下的开国功臣。

  他不但没有杀功臣,连曾为敌对的魏征都没有杀,还像公子小白重用管仲一样重用魏征。

  【韩信,萧何,张良三人并称“汉初三杰”,同为刘邦的开国功臣,一个封王而后又降为侯依然逃不过被忌惮杀害,一个封侯后云游天下,只有萧何安然稳立朝堂之中,甚至在刘邦死后作为托孤大臣辅佐汉惠帝,情商和手段不可谓不高明。

  当然,仅是这点,他无法被历史铭记两千多年,他的功绩,主要在于两点。】

  嬴政心道重点来了,他主要想听的就是萧何是如何治理国家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