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进程(2 / 2)

  “这位小哥好福气啊,看相公对你多好。”

  唐晓福老脸一红,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

  偷偷瞪了男人一眼,看着赵向北含笑离去。

  唐晓福一路走来,打听了一下鸡蛋的价格,随意找了块板子,写上价格,立在在篮子边,就老神在在的靠在墙边咸鱼躺。

  老汉摇头失笑,到底是个小哥儿,哪里会做生意。

  别看唐晓福不叫卖,这鸡蛋的价格也不高,但是牌子一立起来,路过的行人都朝这边看,识字的也会上来问询几声,见到鸡蛋新鲜也就顺手买走一些。

  不识字的,见这板子上的字好看,也会询问买几个鸡蛋沾沾文气,不一会儿一篮子鸡蛋就被卖了个干净。

  旁边的老汉看的啧啧称奇,送了个梨子道:“小娃子,老汉,看你这板子好用的很,能不能给俺也写一个?”

  “好呀!”唐晓福接过梨子,在衣衫上擦了擦,就大口咬下去,酸甜多汁,好吃的他眉毛都弯了起来。“多谢老丈,您这梨子真是酸甜可口,好吃极了。”

  老汉看着板子上笔走龙蛇的几个大字,乐得见牙不见眼,得意的道:“那是老汉,我这梨树可是自家栽种的老树了。”

  唐晓福翻过板子背面,用木炭笔走龙蛇的写下几个打字,挂在老汉的毛驴车上。

  老汉稀罕的不得了,连连称谢。

  古代读书人精贵,替人写信,那可都要几十个铜板,一个梨子换一块招牌,老汉自然欣喜。

  唐老汉是个极有智慧的大家长,家里不管儿子还是小哥,都粗浅的识得几个字,会一些简单的账务,以恐他们日后出门办事被人蒙骗了去。

  第24章 买生姜,赚钱

  这朝代,村中大多数人家都目不识丁,唐家这样舍下本钱给家里孩子识字的人家却是凤毛麟角,不少人家笑话唐老汉虚荣,糟蹋钱。

  唐晓福看着不远处的要点,想想空间里种出的生姜,盘算着还点银子,对身边的老汉说道:“麻烦您老帮我看一下,我去前面买些东西,一会就回。”

  “好,你放心去吧。”

  唐晓福拎着篮子,借着上帘子的遮挡,从空间倒腾出大半篮子生姜,快步走进前方的回春堂。

  小药童十岁左右的样子,在整理药柜,见到唐晓福进门,机灵的迎了上去。

  “您是想诊脉,还是抓药?”

  唐晓福和煦一些,把篮子放在柜台上。

  “请问,贵店收不收生姜。”

  药童收起脸上的笑容,有些为难的道:“我们这里只收炮制过的姜,不如你再去别家看看。。”

  唐晓福也不恼,掀起篮子上的遮盖,笑道:“我这生姜可不一般,精细养出来,药性比那老姜,可是还要强上几分呢。”

  这时候,后院帘子掀开,进来个发须全白的老者。

  “哦?这小娃娃口气不小呀,待老夫看看。”

  看样子,这老者就是回春堂的坐管郎中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