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万事61(1 / 2)

  谢璋迷迷糊糊地拿脸在景行的颈间蹭了蹭,换来景行整个人一顿。

  那边狱卒含含糊糊着催促着景行,被后者一个眼神吓得倒退了几步。

  直到景行将谢璋父子安顿妥当,方才走了出去。

  谢璋一觉睡醒的时候,仿佛觉得昨日做了一场大梦,唯有身上厚重的大裘提醒着梦的真实性。

  兴许是保暖衣物与汤婆子的作用,谢璋已不觉如昨日那般头重脚轻,回想记忆片段的时候,依稀记得景行威胁狱卒要照顾好他们二人的话。

  不免不合时宜地轻笑出声。

  谢澄早已醒来,额间的伤口已被仔细包扎过,见谢璋那边传来笑声,没忍住投去了一个担忧的眼神:“璋儿?”

  清晨时谢璋体温仍然偏高,谢澄刚刚找狱卒要了点姜汤给他喂了下去。结果扭头就听见了谢璋蓦然的笑声。

  他怕自家的宝贝儿子烧坏了神智。

  谢璋回过神,眼中的笑意便淡了下去。

  谢澄身体经过昨日的悉心照料,到底已无大碍。只是心头压着事,脸色便不太好看。

  “我已托朋友去调查此事了,相信不久水落石出后,皇上便会放我们出去。”

  谢璋沉默不言。

  其实他知道,谢澄也知道,慕容燕或许对此事信了只有五分,剩余的五分都是由自己内心怀疑的种子催生而成。

  静默良久,谢璋还是忍不住问道:“爹,若我真的有做这件事呢?”

  谢澄闻言摇摇头,笃定地说:“不会的,我自己的儿子我自己清楚。”

  他其实自己也没有万分把握确定。

  谢璋静静地想。

  可谢澄就是这样一个人——认定之后任由风霜摧刮都不会改变最初的想法。就如他对慕容燕的誓死忠心,无论如何都不会让他生出反抗之意。

  于是谢璋问道:“皇上这样对你,你还对他抱有期望吗?”

  果然,谢澄只是神情微顿,而后答道:“君君臣臣,千百年来兴旺不衰。我既生而为臣,便要做一个臣子应做之事。”

  但慕容燕为君十载,却也逐渐淡忘了他最初的意愿。

  他亲手将谢澄父子送入牢狱,等待自己亲自审问,却并放心多少。原因在于已回西北一段时间的夏履又传回胜仗的消息。

  可兰州并未有战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