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1 / 2)

  花了一个多小时,我把信里所有的【周】字和【沉】字全都找了出来。

  【……最近总是莫名消沉,看喜剧电影都笑不出来。】

  【周末去听了一场音乐会,Herman Evans真的很棒。】

  【……我在想,你会不会也遇到一个人,让你甘心沉湎于爱河……】

  【……先写到这里,我去见周公了。】

  【遥夜沉沉。】

  ……

  仔细比较过书上的签名和信里的字,我确定它们出自同一个人。

  为了验证,我还找出了几个【机】【几】【凭】字,其中的横折钩写法,和【沉】字是不一样的。

  这下我彻底懵了。

  萧斐的字,为什么会出现在周沉的书上?

  是他替周沉写了名字吗?

  不对,退一万步讲,就算他们认识,就算周沉的签名是萧斐写的,那么如何解释萧斐写【沉】字里的【几】和写别的字里的【几】不一样?

  而且这是十几年前出版的书,那时候的萧斐早就是一捧灰了。

  我陷入巨大的迷惑,甚至觉得后背发凉。

  中途管家先生来叫我吃饭,我借口身体不舒服回绝,还因为心虚锁上了门。

  这件事着实超出了我的理解范畴。

  他们两个认识吗?不,不应该。如果认识的话,周沉不会不告诉我。

  难道只是巧合?刚巧世界上有两个人,他们在写某两个字的时候,写得一模一样?

  这更诡异。

  我想破了头,排除掉无数可能,最后只剩下一个——

  萧斐的信,是周沉模仿他的笔迹写的。而不论模仿得多像,在遇到自己的名字时,周沉还是不由自主地用了习惯的写法。

  为了确认这个假设,我又去书房柜子里翻出一本周沉曾经的课堂笔记,把里面带【几】的字都找了出来,其中的横折钩写法,和萧斐信里的【沉】是一样的。

  到这个时候,我反而平静了。

  以前看过的侦探小说里有一句话,“Eliminate all other factors,and the one which remains must be the truth.”

  ——当你排除了所有的可能性,剩下的那个不管有多么不可能,都是真相。

  所以真相是,我十二岁那年收到的112封信,是周沉写的。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怎么会认识我,或者认识萧斐?

  无数疑问堵在心里,我除了可以确认周沉不会害我,其他什么都想不明白。

  不知不觉,一整个白天过去。如果不是手机铃声把我拉回现实,我想我会一直这样枯坐下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