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1 / 2)

如今,因为贾元春没有进宫,荣国府没有拿银钱给贾元春打点,荣国府的公中还有不少银钱,王夫人管家这么多年,也捞了不少银钱到自己的兜里。她便想着要是王熙凤不听自己的话,这一块肥肉就到了大房的手里。

王夫人掌管中馈的时候,吞钱也不能吞的太厉害,毕竟老太太还在呢。要是吞得太厉害,被老太太的人察觉到了,那可不好办。

因为王夫人迟迟不肯交出中馈,贾老夫人又没有强制王夫人交出中馈。到年底了,有很多事情需要办,贾老夫人担心王熙凤刚刚进门,不能办好那些事情,就让王熙凤跟在王夫人身边学。

王熙凤是王家女,父母早亡,比别的女子早懂事。她自然察觉出王夫人的态度,她姑母不想把中馈交出来。那她也不好直接要权,她才进府,又临近过年,只能等了。

于是王熙凤对着王夫人倒是笑脸相迎,想的先过完年再说。等过完年后,老太太总不能说让王夫人继续管着了吧,这荣国府可是大房继承的。

其实,要是早几年,大房跟二房没有那么疏离,贾老夫人又觉得对二房有歉疚,那么贾老夫人真可能让王夫人就那么管着。贾老夫人那么厉害的人物,怎么可能不知道王夫人动的手脚,她都知道,便想着二房没有继承家里的爵位,那就拿一些银钱过去也无妨。

当年,还有一点就是贾老夫人要养废贾宝玉,如今,贾老夫人没有打算养废贾宝玉,又心里的愧疚就少了几分。加上贾敏回京,时常到贾老夫人面前,而贾敏又跟王夫人不对付,以至于贾敏来府上的次数都少,不然,就是来之后,又急匆匆离开。

这让贾老夫人对王夫人的观感就没有那么好了,对二房的态度也就没有之前那么宽和,不亏欠了,还管你怎么着哦。反正你让我女儿不开心了,我迟早要削你,贾老夫人大致就是这个心态,可是王熙凤刚刚进府,总得把这个年过去了。

王熙凤察觉到贾老夫人对王夫人的态度没有那么好,老太太在说到贾敏的时候,偶尔还会说王夫人几句不是。王熙凤立即就明白了,姑姑还是得讨好的。

要王熙凤说,林海这两天就要进京了,以后就没再去江南,兴许就留在京城做官,林海的官职必定低不了。要是能跟贾敏打好关系,那也有利于自己的夫君发展,综合各方面因素,贾敏这一条线必须稳住。

这一天,王熙凤又到了荣庆堂给贾老夫人请安,便笑着道,“姑父可是要回京了,想来姑父回京后,必定要来瞧老祖宗的,老祖宗可得让我家二爷过来陪陪,让姑父教导他一二。”

“是要过来。”贾老夫人想到女儿一家子,就开心,女儿前些年带着一双儿女回京,跟她夫君分隔异地,本就不好。如今,女婿要回京了,女儿也就不用独守空房,贾老夫人非常欣慰,“可得管着那些丫鬟奴仆的,别让他们冲撞了人。”

女婿多年没有来荣国府,府上的下人又换过了。贾老夫人到底不大相信王夫人,就怕到时候又起冲突。

“孙媳都记得。”王熙凤笑道,“说起来,表弟和表妹都是极为不错的,我先前也见过,小小年纪,便有才子才女风范。”

“你这个不怎么读书的,倒是会说话。”贾老夫人听到王熙凤说这些话,十分开心,外孙外孙女好,那么女儿在林家也就好。

“说到这儿,孙媳倒是想多读一些书了。”王熙凤道,“没的倒是姐姐妹妹的都是厉害人物,我往那边一站,却不知道说什么。”

“有你这一张嘴,怎么会不知道说什么?”贾老夫人被王熙凤逗笑了,“你真当她们就说诗词歌赋啊,不还得听你说些话,乐呵乐呵。”

王熙凤倒不是那等狭隘之人,不认为贾老夫人说自己不是,只能逗别人笑的下等人。反而觉得贾老夫人说得不错,“可不是,若是只是吟诗作画,也是枯燥,有我在那里说几句,她们也能笑笑。”

在王夫人忙着府中过年送礼等事情时,王熙凤多在荣庆堂这边讨好贾老夫人。王熙凤不是不愿意多跟在王夫人身边,而是她发现王夫人有不少事情都瞒着她的,那她多待在王夫人身边也无意义。

两天后,林海便进京了,他还没有进林家,就先进了宫述职。林海现在的身体不差,除了赶路的疲惫之外,倒是没有大问题。儿子没死,妻子没死,他的心没有那么难过,身体更没有一下子垮下来,可不就好许多,还能安然躲过江南那些贪官的暗杀。

皇帝早已经知道林海这些年在江南的所作所为,不枉费他派林海去江南当巡盐御史。巡盐御史就是一个肥差,要是一个心思不正的坐上去,就光捞钱不做事了,甚至谋害忠良,而林海家里曾经列侯过,家底丰厚,林海学识又好,这样的人派去当巡盐御史正好,不至于只看到白花花的银子了。

“不错。”皇帝没有过多褒奖林海的所作所为,但也认可,不吝啬一两句夸赞,“日后,便留京吧。”

这样的人才在外面转过,是时候留在京城了。

第55章 王熙凤的心思

傍晚,林海才从宫里回到林家。几年没见儿女, 他自是极为想念一双儿女。可是再想念, 他也只能忍着, 不能回京,只能安心办事, 只有办好江南的事情,他才能回京,也才有可能长久待在京城。

“父亲。”林黛玉倒是能认出她父亲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