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 / 2)

贾政花的那些银钱,有不少是从她这边拿,二房多的是要花钱的地方。二房没有继承荣国府,要是不多捞一点钱,以后分家该怎么办。

那一日,在城门口,王夫人还悄悄地问了薛夫人,因为薛夫人住在荣国府,多多少少能听到一些事情。王夫人就想知道她的那些嫁妆怎么处理,薛夫人便也告诉王夫人了。

王夫人算过,即使罚银去了十万两,绝对还剩下不少银钱。她不信贾政没有去看过,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竟然还不去送送自己。

做贾政那么多年的枕边人,王夫人大致也明白了,她的夫君必定是恨上了她,之前就嚷嚷着要休妻,她紧接着又被抓了,他必定想着怎么就不能休了她。

“贾政!”王夫人咬牙,“你且看着,我一定活得好好的!”

她不仅要努力地活下去,还得写信回王家,写信给贾宝玉,得让他们都知道自己活着。只要自己活着,贾政就不能续弦。

此时,贾政正在赵姨娘这边,没了王夫人,赵姨娘可不就抓住了机会。赵姨娘有一儿一女,儿女双全,比其他姨娘有优势多了。

“环哥儿想念老爷想得紧,还说带他过去给您送汤,没成想,您就过来了。”赵姨娘笑着道,而贾环已经跑到了贾政的面前。

贾环跟贾宝玉不一样,贾环比较顽劣,贾政却不多管。在贾政眼中,贾宝玉是嫡子自是该多读书,而贾环这个庶子活泼就活泼一些,也无妨。

第96章 贾蔷成亲

后宅的女人, 就没有几个不争斗的,除非她们的夫君不是一个人。即便她们的夫君不是一个人,各房之间都还有争夺。更别说贾政后院这些女人了,她们知道王夫人还是贾政的妻子,这样好啊, 那么就没有女人能当正妻。

这些妾室可不认为贾政会把她们扶正, 自古以来, 就没有几个男人会扶正妾室,除非原本就没有妻子。在妻子死后, 扶正妾室的也少, 大多数时候都是再娶妻。

因此, 赵姨娘等人认为王夫人就应该好好地活着。那么她们这些妾室就不用担心头顶上再多一个正室夫人, 她们这些姨娘若是能掌管中馈,那也算是半个正室夫人。

贾环从小就被赵姨娘教导, 要多在贾政面前表现,要拉拢他父亲, 让他父亲多多过来。

“父亲。”贾环走到贾政的面前, 因为年纪大了一些,他倒是没有依偎到贾政的怀里。前几年,贾环还总是撞进贾政的怀里,诉说自己对父亲的想念。

贾环是庶子,在王夫人看来,庶子对嫡子就是一种威胁,她对贾环并不好, 顶多就是按照月例发放银钱等物给他,从不多照顾。而贾老夫人对贾环的态度也没有那么好,不可能像重视贾宝玉那般重视贾环。

王夫人和贾老夫人对贾探春都比对贾环好,因为贾探春是女子,女子还能拿出去联姻。而庶子若是不甘心要跟嫡子争,那就容易造就家宅不宁。

贾老夫人当年都没有让她夫君贾代善弄出庶子来,又怎么可能看得惯庶子。她看不惯庶子,也不看好庶出的孙子,孙子多一点是好,在有嫡孙的情况下,就没有必要去在意庶出的孙子。

在王夫人对贾政的妾室动手,早些年没让她们生下一儿半女。贾老夫人都清楚,不过她没有插手,二儿媳妇有儿有女,没必要多插手。后来,贾珠身体不好,王夫人又生下了贾宝玉,贾老夫人才提了一下。

即便贾老夫人提了一点,也没指望王夫人真的让那些妾室生儿育女。其他妾室没生,就赵姨娘生了一双儿女,可见赵姨娘的本事不小。

“这边离族学太远了,父亲可否找夫子教我?”贾环不喜欢去族学,他以前就不得那些人重视,总有人瞧不起他。如今,二房已经搬出荣国府,他再去族学,这身份又不一样。

贾环不喜欢被人小瞧,也不喜欢被人说不是。他再去族学的时候,就觉得他们看他的眼光又不一样。他生来就是庶子,小时候就被赵姨娘教导要争宠,想二房的东西凭什么都是贾宝玉的,自己也是父亲的儿子,怎么就不能继承那些东西。

因为贾宝玉已经考上国子监,平日都是去国子监读书,除了休息日之外,就没整日待在家里读书。王夫人的事情出来之后,贾宝玉在国子监还被同窗指指点点的,好在他之前就已经接受自己是一个被镇压的小妖怪的设定,现在不过是被人指指点点,怕什么。

在贾宝玉的眼中,那都是上天考验他来着。他不怕,他的母亲确实做错事,那他就得更加努力,以后才能当官多为百姓做好事,弥补母亲犯下的错误。

贾宝玉倒是不用贾政怎么管了,又因为贾政停职,就更有大把的时间待在家里。因为搬出荣国府了,贾政也就没有那么银钱养清客,以前花公中的,再有王夫人拿给他的,贾政不心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