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1 / 2)

这些村民有的人就是庄子的佃户,加上他们昨日已经知道庄子上来了贵人。这一会儿,见到小孩子哭泣,也不敢说是贵人的错,首先就想小孩子有没有冲撞到贵人,千万别做了让贵人不高兴的事情。

贵人处理他们这些底层人物非常轻松,而他们还不敢反抗,只能承受。大人瞧见贾惜春他们没有计较,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些村民也都知道庄子的主人还不错,只要他们按时交纳租子也就没有什么问题,要是遇见收成不好,还能减一点。即便贵人再好,他们也不敢放肆。

“还要进村吗?”谢长云询问。

“看一看。”贾惜春没有掉头就走,而是继续进村。

古代的乡村很落后,村里的道路因为时常有人走动,路面比较结实一些。地面没有那么难走,路上的石头也少一些。

村里的人远远地见到贾惜春他们,也没敢走近。他们没有想要多上去,村里的年轻姑娘也没有。年轻的姑娘确实想要嫁好一些,看到谢长云之后,也会多看两眼,但是她们还知道自己的身边,明白她们跟贵公子的差别,没有往上凑。

就是村长的女儿都不敢往上凑,不能以为自己是一个女的,男人就能不睡白不睡。男人确实可以白睡,不娶妻,也不纳妾,这些村姑根本就没办法跟那些权贵斗争。

相差太大,也就没有心思去争夺。要是只是镇上的富贵人家,她们兴许还有那么一点希望,但也只能给人做妾。给人做妾哪里有那么好做的,村里的人极少会让女儿去做妾。

因此,贾惜春没有看到极品村姑,极品是有,但也不可能总是碰上。这些人也都有一些脑子,没有想不开。

“他们没有吃饱饭吧。”贾惜春一路看到的都是瘦弱的孩子,没有几个长得十分强壮的孩子,男孩还比女孩长得好一些。这可能是因为男孩才能传宗接代,女孩是嫁出去的吧。

在这个时代就没有男女平等这个说法,贾惜春心想这个时代的粮食收成没有那么好,即便朝廷有专门研究农业的部门,但他们依旧没有办法提高太多的粮食产量。

贾惜春也做不到,她根本就没有研究过杂交水稻,对农业没有研究。

“要是都吃饱了,后面就没有粮食。”谢长云道,“能糊口,能活下来,就行了。”

谢长云见过一些人饿死,也见过一些人冻死。不是他心冷不帮忙,他看到了,也有让人买一些吃的穿的给他们。可是人多了,他买不过来,也不能总让州府开仓放粮。

州府的粮食要是都那么放出去了,那么等到遇见真正危险的时候,就没有粮食了。

平日,那些人没吃饱,能活着,饿不死,这便好。这个天下有很多人都是如此,没有饿死,能吃几分饱,能干活,继续活下去,这便已经很好。要是每个人都饱,这得耗费多少粮食,百姓收成不好,朝廷也没有那么粮食,这都是相互的。

“是啊。”贾惜春明白,就好比现代的人也不是一开始都能吃饱的,也是有先辈的付出,加上粮食增产,才能吃饱。

她现在已经不想去感慨这个时代的悲哀,她曾经看到一名老妇人生病,明明还能救的。可是老妇人说她年纪那么大了,就算救起来,她也不能帮衬家里多少,还得浪费家里的粮食,不如死了的好。

老妇人想要死,就算贾惜春救活她,对方也会想办法去死。贾惜春最终按照老妇人说的,没有救她,对方的那些儿子们有的想救,有的又说听从他们母亲的意思,不能不孝。

实际上,老妇人的那些儿子也不大想养着她,不想每个月给赡养费,想要剩下那一笔银钱。老妇人心里也明白,她年纪大了,做不了什么事情,儿子们和儿媳妇们,就是连孙子孙女们都不大喜欢她,所以她才想早早结束生命,省得牵累他们。

“不过我还是要吃饱的。”贾惜春开玩笑道,“今天我心情好,就给他们一家一些糕点吧。”

乡村的人很少买那些糕点,这种东西在他们眼中就是浪费银钱的东西,有钱买这些糕点,还不如攒着买其他有用的东西。

因为村子里的比较多,庄子的厨子一下子很难做出那么多糕点,后来就给他们一家几斤白面之类的细粮,让他们自己做来吃。村子里的人得到那些细粮,哪里舍得吃啊,多半是留着,等着儿媳怀孕又或者是家里长辈过寿,再来的就是过年的时候吃。

贾惜春也不管他们什么时候吃,按照人口,送一些东西去就是了。庄子里的佃户再多送几块糕点,没再给其他的。

偶尔给一些,那是赏赐,要是常给,那些人就该想她什么时候再给他们东西,就怕他们颓废了。

京城里,薛宝钗带着丫鬟去店铺里查看生意,她原本不想管这么多,可是她的哥哥总是跟那些纨绔子弟玩,还觉得好,这让她颇为无奈,只能自己多看顾店铺里的生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