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1 / 2)

人哪,就是这么矛盾,一方面觉得人家对她好,一方面又觉得人家对她还是冷漠。这种事情想不想得明白都好,只要不闹事,那便也没有什么事情。

尤氏心里到底怎么想的都好,只要她没有闯祸。威烈将军府对她的想法就是这么简单,对一个填房要求那么多,太过奢求。

贾惜春见到尤氏端来糕点,又看了看尤氏,被赶回娘家那么多天,估计尤氏以后再也不敢那么做了吧。人都是自私的,即便想要顾着亲戚,但在涉及自身的利益时,一定会有选择。

要是亲戚是好的,牺牲自己也就牺牲了,关键是现在的尤二姐明显就没有做对尤氏好的事情,要是尤氏再想着尤二姐,未免就太傻了。

“母亲,泰安妹妹。”尤氏恭敬地道。

“叫什么妹妹。”张老夫人以前对尤氏不是特别好,但也不差。而现在,她听不得尤氏叫女儿妹妹,“你叫你的二妹也是妹妹,别又让人以为泰安有一个姐姐。”

“郡主。”尤氏改口,即使管家把她接回来了,但是老太太依旧不高兴,她还是得小心些。

在尤氏被赶回娘家的时候,贾珍都没有什么感觉,反正他进后院的次数少,都在研究佛经。要不是有人在他面前说了一句,他还不知道妻子犯错被赶回娘家呢。

别指望贾珍这种人多深情,他只会说:要不要写休书啊,赶回去,就别回来了。

这就是贾珍,他对尤氏没有很深的感情,在继室得罪亲娘和妹妹的时候,他就会想要不要把这个继室休回家。要不是张老夫人说不用,他真的就写一封休书了。

不是贾珍多么听张老夫人的话,而是他觉得尤氏既然招惹了那么多麻烦事情,那还留着做什么。

尤氏回来之后,就得知贾珍差点就写休书休了她。这让尤氏更加惶恐,就怕贾珍有一天真的写休书休了她,她不能被休回去。

上一次回尤家待那么多天,尤大娘说的话,也是让她原谅尤二姐,说尤二姐以后不会那样。这让尤氏感觉到了,亲生女儿和不是亲生的差别真的很大,要是她真的被休回去,日子就别想好过。

“嗯。”贾惜春点点头,到底没有为尤氏说话,还是得让她看明白。

说实话,贾惜春不懂得如何跟嫂子相处,她本来就在修真界活了那么多年,平日不用担心怎么跟亲戚相处,也没有给人当过小姑子。顶多就是不跟异性走得那么近,像尤氏这样的嫂子,她真不知道怎么做。

一个没有成过家的人,知道给人当儿媳妇不好做,但她也不知道具体不好做在哪里,至于站在尤氏的角度思考问题,就算她站了,也不可能思考出什么来。

因此,贾惜春不去说,哪怕看上去像一个冷漠无情的小姑子。至少她没有恶毒地去折腾嫂子,年纪相差那么大,对方没有多主动找她,她也不可能主动找尤氏。

想来也就是因为这样,贾惜春跟尤氏的关系一直不是特别好。尤氏那些年就想着能不能生一个孩子,哪里可能去管小泰安啊。等她回过头,贾惜春就已经长很大了,那时候再想凑到贾惜春的面前,也就没有那么容易。

现在再来想讨好不讨好的,已经来不及。尤氏现在想的也不是讨好贾惜春,而是讨好张老夫人,张老夫人对女儿好,尤氏也就不能对贾惜春不好,贾惜春本身就是郡主。

尤氏见贾惜春只是点点头应声,看上去颇为冷淡,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把糕点放在贾惜春面前,然后站到旁边。

张老夫人见到尤氏如此,也没有多说,不说让女儿对尤氏好一些。

“你要是出去,还是得带一些有用的东西。”张老夫人道,“治疗风寒的药丸子可以带一些。”

在这个年代很多人都死于风寒,风寒看似一个小病,但可能因为风寒就引发其他病症。

张老夫人就担心女儿在外面遇见这样的情况,别认为是小病,然后就不讲究。女儿要出去玩,去的地方远,时间长,当然得多注意。

“都带着。”贾惜春回答,“您都这么说了,哪里能不带着。就是我不带着,小哥哥能不带着吗?”

张老夫人原本还担心女儿不听话不带那些东西,听女儿这么说,还想幸好有人跟女儿一块儿出去,不是女儿自己一个人出去,否则自己真的要担心很多问题。她感觉女儿根本就不可能去准备那些东西,估计女儿还觉得她身体很好,不需要那些东西。

年轻人大多数都是那样,说不需要这个不需要那个,到最后就随便带一点东西就出门了。

可出门在外哪里有那么方面,要是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怎么办,还是得多准备一点东西,不能什么都不准备。别说轻车简从,就是再简从,都得带一些人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