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1 / 2)

她认为柳轩还算是一个不错的人,可惜摊上了那样的家族。

见过几次,便记下了这个人,林黛玉有时候会想柳轩这样的人,当初要是没有跟五公主有婚约,又没有被抢了婚约,也许柳轩……没有也许,林黛玉告诉自己别去多想。

或许是因为经常写话本,林黛玉就喜欢观察人,觉得人有很多面目表情,还是很让人着迷的。

后来,林黛玉跟平郡王定亲,婆家简单,也允许她继续在女部当官,她认为这很好。简单一点,没有那么复杂,就没有多勾心斗角,那么她也就能安心做事。

林黛玉跟平郡王成亲的两年后,她从别人那里听闻,柳轩曾经挺喜欢她的。什么挺喜欢的,许是挺喜欢她的办事能力吧。

她不认为柳轩对她是男女之情,没有必要去多想,没有必要去想当年没有在一起。他们就没有多接触,柳家也没有到林家提亲。两家门不当户不对,也不大适合。

林黛玉不是认为柳轩身份太低就不好,而是她知道柳轩不可能上门提亲。柳轩在大理寺做得很好,他要一步步稳固官场地位,不可能做出那等事情,以柳轩当时的身份,要是他上门提亲,只怕别人认为柳家在侮辱她呢。

因此,林黛玉没有把这个当一回事情。等到后面,倒是没有人说柳轩喜欢其他人,都说柳轩重情重义,对他的妻子很好。也没有人说柳轩喜欢林黛玉,而是说柳轩很尊重女官。

林黛玉没有因为别人说的话,就遗憾她跟柳轩没在一起。柳轩后面的成就是慢慢高起来,但很多官员都是从底层慢慢升上去的,不是一下子就待在高位。

因为她是平郡王妃,平日里倒是有不少宴会需要参加,她不大喜欢参加那些宴会,不大习惯那些贵妇之间的交际,明明就是简单说几句话,她们就能变成每一句话看上去很平常,实际上暗地里攻击别人。

在这个时候,林黛玉就认为自己嫁入平郡王府是最好的选择,平郡王府简单,夫君疼爱她,婆婆也没有为难她。成亲一年后,她就怀上了孩子,生的第一胎就是儿子。

当时,她还只是怀着身孕的时候,她母亲贾敏就跟她说,这一胎是男孩最好,不是男孩,后面就再生,她年轻,还能多生。

林黛玉知道亲娘当年迟迟没有怀上孩子,导致父亲纳妾,结果妾室不是没有怀上孩子,就是怀上孩子又没保住。林家子嗣艰难,即便如此,亲娘当年还是有很大的压力,女人不能去说男人能不能生,就只能说女人不能生,说女人肚子不争气。

即使有时候确实是男子不能生,但父亲的姨娘能怀上,就说明父亲能让女人怀孕。亲娘的压力就大,姨娘怀孕没保住孩子,那些人也说是亲娘的迫害。

事事都是女子的错,女子没有做那些事情,也被说是女子做的。

在女部做官几年,林黛玉知道有时候一些事情根本就怪不得女子,只是那些人习惯去怪女子。

林黛玉生下孩子后,贾敏特意过来平郡王府,给女儿送了不少补品。

“生男孩好。”贾敏感慨,“当年,生了你之后,为娘还是得拼着再生一个儿子,生了你的弟弟,因为年纪大一些,又结连生,你弟弟身子不好,为娘的也不大好。”

不是贾敏认为林黛玉不好,而是那些家族都讲究要生儿子继承家产。林家单传,到了林海这一代,年纪大了,还总是没有儿子,外人就会说她是不会下蛋的母鸡。

贾敏愁啊,就只能去找各种生子偏方,只能多养身体,就是为了能生下一个儿子。

“女儿也好。”林黛玉不认为女儿有多不好。

“女儿是好,可还是得有儿子。”贾敏道,“不过你们身体没有问题,倒也能等等。”

女部曾经请了大夫编了一部书,让那些人能明白,有的时候不是女子的身子有问题,是男子的身体有问题。有的男子不能生,有的男子让女子很难怀上身孕,前者基本不要想孩子了,有了孩子还得想想是绿帽子,而后者则可能让男子多纳几个妾室。

男子总认为多纳几个妾室就能解决问题,多播种,总有能生根发芽的。本来就已经很难让女子怀孕,再多找几个,不一定就能让女子怀孕,也许就此坏了身体,或者降低概率,本来娶一个妻子,多播种还容易一些,一分散,就更难了。

没有几个女子说这本书不好,没有人说夫君难让女子怀孕就多纳妾室。反正这个世道就是如此,要是正妻迟迟没有怀孕,那些男子就是会去纳妾,还说是正妻的错。

至少有了这本书之后,有的错就是男子,不再是女子的。

“这倒是无妨。”平太妃进屋时,正巧就听到贾敏说的话,“若是只有女儿,我便也能让孙女做上世子!”

平太妃以前能一个人顶着郡王府,能把儿子养得那么优秀,自然不是眼界低的人。特别是皇帝现在还重视女部,指不定到了日后,寻常人家真的有女子继承家业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