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冤杀(2 / 2)

  【北京保卫战打赢了,并不代表瓦剌就此就会安分守己,景泰元年,瓦剌三万兵马再次兵出万全,总兵朱谦上报,敕令范广担任总兵官抵御敌军。不久,故退,于少保请往居庸关驻兵,兵来出关杀敌,敌退回京驻守。】

  【嗯,解释一下居庸关吧。居庸关为“天下九塞”之一,“太行八陉”之八。居庸关位于距北京市区50余公里外的昌平区境内。此关形势险要,东连卢龙、碣石,西属太行山、常山,实天下之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它有南北两个关口,南名“南口”,北称“居庸关”,是为北京西北的门户。也就是说,此关若破,北京将西门大开,北京危矣。】

  【于少保主战,但就算打赢了北京守卫战,依然有人属意与瓦剌讲和。参将许贵进言,想让朝廷出面讲和,被于少保否定。毕竟先前于少保也不是没有派人前往瓦剌,然那时的瓦剌挟持天子,连人都不让大明的臣子见,全然没有讲和的意思。眼下大明初初安定下来,贸然讲和,无论瓦剌愿意不愿意和,都会对大明的局势产生不好的影响。】

  【于少保知人甚深,果不其然,面对的大明强势的态度,也先明了无法和大明来硬的,可是瓦剌需要和大明再行商贸,那怎么办呢?他手里有一个人,也是一颗棋子,纵然先前废了,不见得如今也废了。对,有人已经猜到是谁了,没错,就是叫门天子,瓦剌留学生,大明战神。】

  第13章 冤杀

  各朝代的人再次起了问号,叫门天子他们已经知道什么意思了,可是沈悠又冒出瓦剌留学生和大明战神这两个称呼,实在让人困惑不已,偏偏,沈悠不多作解释。

  沈悠:这需要解释?这不是大家都懂的吗?

  各朝代人:那是你们,你们,我们古人不懂,不解的啊!

  然而沈悠感应不到,只继续道:【对的,已经成为太上皇的叫门天子就在这个时候被瓦剌放了回来,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他是出国留学回来了,所以我们称之为瓦剌留学生!在他的弟弟登基一年后。我觉得,也先未必见得存了什么好心,他再傻也明白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况且,宫里可是还有咱们叫门天子的亲妈孙太后在呢,把人放回去,这相当于把一滴水滴入已经烧开的油里,他是明摆着要一锅油炸了!】

  【对此,大明朝也是有争议的。怎么说那还是太上皇吧,他要是死在瓦剌手里,大家都轻松。可他自己舍不得死,瓦剌一开始想拿他换好处,发现他换不成好处,竟然也没有人弄死他。真是可惜了。】

  【就他一个葬送数十万将士性命的“战神”,世人把过错都归到他身边所谓逆臣的头上,我却是觉得,旁人再该死,都不及他该死。然而一个能为了保全性命让将士打开城门的人,指望他自觉去死,无异于痴人说梦。叫门天子就是一个无/耻得只顾自己,自私自利到极致的人。他回了大明,只会给大明带来祸端。于少保的寿命也开始进入了倒计时。】

  【景泰元年,于少保力争接叫门天子归来。景泰帝听进了于少保的劝,把人接了回来,奉为太上皇,好吃好喝的养着,半分不曾怠慢。然而纵然如此,无/耻的人从来不会改变。】<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无cp&nbsp;&nbs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