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三呼渡河70(1 / 2)

  【比起宗泽孤军深入,咱们别忘了赵构,此时的赵构跑了,他往哪儿跑的呢?赵构先到的东平,面对勤王之军,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宗泽,类汪伯彦之小人众多。故而,打着勤军之名,他们是一步一步的谋划着把赵

  构推上皇位。】

  【赵构退到济州,此时各路义军和宋军陆续前来投奔,由赵构直接统率的兵马就有八万人之多,然而最该前往救人的赵构手握兵马而选择退去,沿长江之南而逃,直到军队反对,才逼得赵构不得不暂时驻防山东境内。】

  【其实我不明白的是,看赵构的表现难道还不明白吗?他就不是一个心怀天下,心存百姓的人,把这个人推上皇位,宋徽宗和宋钦宗为帝后大宋所承担的后果难道还不够深刻吗?要说“靖康之耻”直接造成的人是他们两个,十万百姓被掳北上,难道就没有赵构见死不救的责任?】

  【宗泽屡次去信赵构,让他以大元帅府的名义渡过黄河,控扼金人退路,完全可以截回二帝,救回那十万万百姓。赵构呢?他听了吗?一个一心只想上位,为保住自己的位置,弃父兄家国百姓于不顾之人,有什么资格为皇?于国家生死存亡之际,难道不应该是谁能领他们夺回城池,救回百姓,安定天下,才有资格成为皇帝吗?大宋亡,不仅因为他们的君,更因为他们的臣。】

  随着沈悠铿锵有力的一番话落下,正被劝进的赵构看着周围的人望向他的眼神透着审视,他那伸手扶人的动作,就那么僵住了。

  “天幕说得对,康王本为陛下委以重任,救驾而来,今不思勤王,却是一退再退,手握重兵却只想着争权谋利,岂能为帝?我等忠于大宋,然大宋子弟,谁若能救回二帝,以及落于金人手中的十万百姓,才可为皇。否则,我等必如天幕所说,步东京的后尘。这是我们请立新君的目的吗?

  “自然不是,我们要再立新君,是为了让新君领着我们夺回国土,救回百姓。康王不妨给我们一句准话,我等前来勤王,至今兵马不出,但问康王,我们还要战否?

  对喽,本来就对赵构一直不吱声,而且一路逃的举动十分不满的人,在沈悠道破关键后,再也忍不住追问,必须得要一句准话。

  他们并非都是心无家国只有私利兵。宋亡,不该亡在他们这些当臣子的手里。他们须得争一争!赵构敢说一个不字吗?他但凡敢道一个不字,迎接他的将是众人唾弃!

  可是,要战,怎么战?他想战吗?他要是想战,就不会等到现在了。

  “康王莫要忘了,太/祖的血脉还在,大好的江山至此败落,赵家子孙,谁能带领天下人大败金军,夺回故土,救回百姓

  ,方可为我等的圣明之君。请康王下令,大军前往黄河截杀金军,救回二帝,以及十万东京百姓。

返回